[发明专利]一种窃电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087.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明;胡艳杰;郭冰洁;邱菊;林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窃电识别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用户的用电数据;根据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电数据计算预设的异常用电指标;若该待识别用户为异常用户,则依据该待识别用户的异常用电指标生成待识别用户的用电特征向量;分别计算该待识别用户的用电特征向量和预设的每种窃电手法的窃电指纹向量的相似度的值;若计算得到的任何一个相似度的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表示所述待识别用户为窃电嫌疑用户。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待识别用户用电特征向量和窃电指纹向量的相似度的值,自动识别该待识别用户是否属于窃电嫌疑用户,避免了专家对窃电识别的主观性臆断,提高了窃电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窃电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用户的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然而,窃电行为,尤其是专用变压器的窃电行为日益严重,窃电手法日益丰富和隐蔽、窃电损失逐年剧增。
现有技术中,对于专用变压器窃电行为的识别,通常依据专家经验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式主观性强而且识别的精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窃电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不仅能够通过向量相似度匹配的方法自动识别窃电手法,而且提高了窃电识别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窃电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用户的用电数据;
根据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电数据计算预设的异常用电指标;
判断所述待识别用户是否属于异常用户,若是异常用户,依据所述异常用电指标生成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电特征向量;
分别计算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电特征向量和预设的每种窃电手法的窃电指纹向量的相似度的值;
若计算得到的任何一个相似度的值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表示所述待识别用户为窃电嫌疑用户。
可选的,所述异常用电指标包括:
接线方式、计量方式、线损增容、日用电量突降、A相欠压百分比、B相欠压百分比、C相欠压百分比、电流不平衡率、功率超容、功率因数突降、A相电流突降、B相电流突降、C相电流突降。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待识别用户是否属于异常用户,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待识别用户的每一个异常用电指标是否在相应的预设的正常范围内;
若待识别用户的任何一个异常用电指标不在预设的正常范围内,则所述待识别用户为异常用户。
可选的,所述分别计算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电特征向量和预设的每种窃电手法的窃电指纹向量的相似度的值,包括:
从预设的窃电指纹库中依次获取每种窃电手法对应的窃电指纹向量;
依次计算待识别用户的用电特征向量和每种窃电手法对应的窃电指纹向量的余弦值。
可选的,所述窃电手法的窃电指纹向量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窃电手法的用电数据;
根据所述窃电手法的用电数据计算预设的异常用电指标;
将所述异常用电指标按照预设的顺序排列生成窃电手法的特征向量。
一种窃电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用户的用电数据;
第一异常用电指标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识别用户的用电数据计算预设的异常用电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不断电进行更换的表箱及更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多通道信号采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