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采样率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6937.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3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尹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1/30;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采样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采样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本申请中,根据记录的多个历史采集量,确定采集量均值;根据所述采集量均值与用于指示对采样数据存储时低于存储压力的正常采集量之间的比值,以及当前采样率确定预估采样率;根据当前采样率与所述预估采样率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当前采样率,并在判定为是时,根据所述预估采样率调整当前采样率。采用本申请可调整数据采样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样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采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及分布式领域,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
通常采集数据会采取一定的采样率,防止大量的数据一下涌入数据库,造成对数据库的冲击。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终端或客户端进行日志数据上报的采样,大数据采集时采样率的控制都是以固定采样率的方式,采样率设置的较高时,数据库压力过大,可能会遭到冲击;采样率设置的较低时,数据库的性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采用固定采样率的方式不能兼顾数据库的压力问题和性能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样率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数据采样率来减少对数据库的冲击。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数据收集器的数据采样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记录的多个历史采集量,确定采集量均值。
根据所述采集量均值与用于指示对采样数据存储时低于存储压力的正常采集量之间的比值,以及当前采样率确定预估采样率。
根据当前采样率与所述预估采样率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当前采样率,并在判定为是时,根据所述预估采样率调整当前采样率。
可以看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数据收集器的数据采样率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根据记录的多个历史采集量,确定采集量均值;根据所述采集量均值与用于指示对采样数据存储时低于存储压力的正常采集量之间的比值,以及当前采样率确定预估采样率;根据当前采样率与所述预估采样率的差值,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当前采样率,并在判定为是时,根据所述预估采样率调整当前采样率,使得采样率可根据数据采集情况进行自适应控制,及时更新收集器的采样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采样率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案,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冲击。
具体地,根据记录的多个历史采集量,确定采集量均值,包括:
根据在当前采集量之前记录的历史采集量与所述历史采集量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历史采集量的总量;其中,按照历史采集量与当前采集量之间的时间间隔,历史采集量对应的权重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根据所述历史采集量的总量以及所述历史采集量对应的权重,确定采集量均值。
上述方案中,根据记录的多个历史采集量,确定采集量均值时,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这样,针对记录的多个历史采集量统计得到的采集量中的异常值(比如设备重启时对应的采集量历史记录取值较低)可通过相应权重减少该异常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可以使得计算得到的采集量均值较为合理。
具体地,按照与当前采集量的时间间隔由小及大的顺序,所述多个历史采集量包括第一采集量到第N采集量,所述多个历史采集量中的第i个采集量对应的权重表示为:discounti-1,其中,discount为设定值,取值范围为(0,1),i为正整数且1≤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汽车及其座椅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支撑杆的扶手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