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籽油制取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56677.4 申请日: 2017-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7287025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雷金云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雷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1/04 分类号: C11B1/04;C11B1/06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代理人: 张加宽
地址: 2380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 制取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制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籽油制取工艺。

背景技术

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结晶,除传承了牡丹本身具有的一切特性外,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医药和营养成分,牡丹种子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具有天然的“长寿”基因。原产地位于山东菏泽,于200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批牡丹籽油,并获得了山东省省级成果鉴定。经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表明,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属ω-3系列)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140倍。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于2011年3月22日获得新资源食品批准(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11年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目前牡丹籽油生产作业主要由农户采摘后,进行堆积、太阳晒裂、人工剥壳选籽、自然干籽,这种处理方法花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遇阴雨天气容易霉烂,严重影响牡丹籽出油率和油脂品质;还有少数加工企业采用烘干机对牡丹籽进行高温快速烘干,此法能耗高,大大增加了处理成本,且高温干燥易导致牡丹籽的出油率下降,油脂过氧化,酸值升高。如申请号为200910310142.7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此方法中对牡丹籽在80~130℃的温度下焙炒30~80分钟,不仅导致牡丹籽的含油率和出油率下降,且耗费大量能源。新鲜牡丹籽未经处理不宜直接日晒,容易导致部分果实不易开裂,变成常说的“死果铁籽”,需要人工锤击才能破壳取籽。另外,牡丹籽径级大小差别较大,混合干燥后含水率极不均匀,径级小的牡丹籽干燥过快,含水率偏低,径级大的牡丹籽干燥过慢,含水率偏高,同时不便于干燥作业,严重影响牡丹籽干燥质量。

由于牡丹籽油的利用时间晚,现有的牡丹籽油生产工艺制备周期长,不适合规模化生产。随着牡丹籽油生产产业化的扩大,许多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面临大批新鲜牡丹籽集中采购后的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场地和人力有限条件下,如何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效率,保证牡丹籽出油率和油品品质,显得十分紧迫。人们亟待一种工业现代化的牡丹籽油加工制取工艺,以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企业规模化快速大批量加工牡丹籽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新鲜牡丹籽油的规模化加工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取工艺,该方法处理时间短、能耗低、节省人力,有利于牡丹籽油的含油率和出油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牡丹籽的制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采收的新鲜牡丹籽进行腐化处理;

(2)将腐化处理好的牡丹籽进行干燥;

(3)将干燥后的牡丹籽进行去壳处理,得到籽、壳分离混合物;

(4)将籽、壳分离混合物料进行筛选,得到干净牡丹籽;

(5)将步骤(4)得到的牡丹籽分级;

(6)将分级后的牡丹籽同级同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

(7)将冷冻干燥后的三种粒径牡丹籽混合均匀置于磁选精滤螺旋榨油机进行榨油。

具体的,步骤(1)中所述牡丹籽腐化处理的过程是:在采收的新鲜牡丹籽上喷洒腐化剂并搅拌均匀,装入竹编箩筐后放入腐化室中使外壳逐步软化;一筐装30kg牡丹籽,每4~6筐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腐化室温度控制为20~25℃,空气湿度为70~75%,时间为24小时至36小时,腐化处理完毕后牡丹籽壳软化并与果实分离。

具体的,步骤(2)中所述干燥采用热风干燥,优选在腐化室中直接进行,控制腐化室温度为40~45℃,空气湿度为20~30%,时间为12小时至24小时,干燥结束后外壳与果实中的水分去除并使外壳硬化、裂解。

具体的,步骤(3)中所述牡丹籽去壳处理是,采用振动式去壳机将牡丹籽籽、壳分离。

具体的,步骤(4)中所述籽、壳分离混合物料进行筛选是,采用滚筒式筛选机将牡丹籽中的杂质去除,得到干净牡丹籽。

具体的,步骤(5)中所述牡丹籽分级依据牡丹籽粒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牡丹籽,二级牡丹籽,三级牡丹籽,一级牡丹籽粒径最大,二级牡丹籽粒径次之,三级牡丹籽粒径最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雷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雷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