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6193.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费俭;张占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02 | 分类号: | B01D15/02;C02F1/28 |
代理公司: | 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5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帽 活性炭吸附区 活性炭处理装置 活性炭 挡板 处理效率 废液 活性炭处理系统 活性炭过滤装置 废液处理技术 处理系统 固定床式 连续处理 人力成本 向下流动 装置实现 自动补充 体内部 塔体 停机 自动化 节约 流动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和应用,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该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包括塔体以及设置在塔体内部的至少一段活性炭吸附区,活性炭吸附区采用挡板隔设形成,挡板上设置有第一水帽和第二水帽,第一水帽和第二水帽均可实现废液自下向上的流动,而活性炭只能通过第二水帽自上向下流动,该装置实现了活性炭自上段活性炭吸附区向下段活性炭吸附区的的自动补充和废液的连续处理,改善了传统固定床式活性炭过滤装置需要停机更换活性炭,从而使得处理过程不能连续运行、处理效率低下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连续性活性炭处理系统,采用上述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及处理系统和应用。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用含炭为主的物质作原料,经高温炭化和活化而制成的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在制造过程中,晶格间生成的空隙形成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细孔,细孔的表面则具有吸附作用。每克吸附剂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500-1700cm2/g,能够吸附胶体、有机物、油等物质,能有效去除色度、臭味,可去除二级出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以及某些有毒的重金属。
现有活性炭处理技术中,通常采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处理废液或者污水。活性炭过滤装置就是在过滤器里面填充一定量的活性炭,活性炭在装置中通常是以固定床式为主。在过滤废液过程中,活性炭吸附液体中的污染物,待活性炭达到饱和后装置停止,更换新的活性炭。虽然上述装置对于废液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且能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但是由于活性炭在过滤器中是以固定形式存在的,当活性炭饱和后需要停机处理进行新炭更换,更换作业复杂、不方便,从而导致不能连续进行活性炭过滤的问题,整体处理效率不高。
鉴于此,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用于改善传统活性炭过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停机更换活性炭,从而导致不能连续运行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性活性炭废液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或连续性活性炭废液处理系统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性活性炭处理装置,包括塔体以及设置在塔体内部的至少一段活性炭吸附区,所述活性炭吸附区内设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吸附区采用挡板隔设形成;
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水帽和第二水帽,废液通过所述第一水帽和所述第二水帽能够自下向上流动,所述第二水帽的滤孔大于所述活性炭的尺寸,使得所述活性炭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水帽自上向下流动;
所述塔体下部设有废液入口,所述塔体上部设有处理液出口,废液通过所述废液入口进入到所述塔体内部,经过所述活性炭吸附区处理后,从所述处理液出口排出;
在靠近所述处理液出口的下方设有活性炭入口,所述塔体底部设有活性炭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帽和所述第二水帽均包括中空导管、帽座和位于帽座上方的帽沿;
所述第一水帽的所述帽沿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帽座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水帽的所述帽沿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帽座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一水帽和第二水帽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与所述废液入口相连,将废液引入所述塔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塔体内部的顶部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位于所述处理液出口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件板及人形体
- 下一篇:一种板材表面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