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黑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探针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5962.4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段维军;郭立新;段丽君;李雪莲;张慧丽;陈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 病菌 实时 荧光 pcr 检测 方法 及其 专用 引物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疫性真菌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葡萄黑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探针组。
背景技术
葡萄黑腐病菌Phyllosticta ampelicida(Engelm.)隶属于叶点霉属(Phyllosticta)、球壳孢科(Phyllostictaceae)、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子囊菌门(Ascomycota)。
葡萄黑腐病菌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是一种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目前,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希腊、印度、日本和我国局部地区。葡萄黑腐病菌可侵染葡萄的果实和枝叶,对鲜食葡萄和酒用葡萄的都有严重影响,使葡萄的产量和果实的质量、风味下降。
迄今为止,国内外检测葡萄黑腐病菌的方法局限于形态学检测方法,费时费力,且对检测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难以满足快速、准确、灵敏鉴定的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葡萄黑腐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探针组。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特异引物对,由引物PAF和引物PAR组成;
所述引物PAF为如下(a1)或(a2):
(a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2)将序列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PAR为如下(a3)或(a4):
(a3)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a4)将序列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2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特异引物对的用途为如下(b1)、(b2)、(b3)或(b4):
(b1)鉴定葡萄黑腐病菌;
(b2)制备用于鉴定葡萄黑腐病菌的试剂盒;
(b3)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
(b4)制备用于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引物探针组,包括所述特异引物对和探针;所述探针的一个末端具有荧光报告基团,另一个末端具有荧光淬灭基团。所述探针,5'末端具有荧光报告基团FAM,3'末端具有荧光淬灭基团MGB。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进行PCR扩增时,TaqDNA聚合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发出荧光信号,从而使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所述引物探针组的用途为如下(b1)、(b2)、(b3)或(b4):
(b1)鉴定葡萄黑腐病菌;
(b2)制备用于鉴定葡萄黑腐病菌的试剂盒;
(b3)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
(b4)制备用于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所述引物探针组的应用,为如下(b1)、(b2)、(b3)或(b4):
(b1)鉴定葡萄黑腐病菌;
(b2)制备用于鉴定葡萄黑腐病菌的试剂盒;
(b3)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
(b4)制备用于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试剂盒,包括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所述引物探针组;所述试剂盒的功能为如下(c1)或(c2):
(c1)鉴定葡萄黑腐病菌;
(c2)检测待测样本是否含有葡萄黑腐病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5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