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花苜蓿的辐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5921.5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2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霞;关向军;孙宇峰;郭永霞;杜春玉;王广达;魏国江;郭梦桥;肖宇;徐海军;王晓飞;程薪宇;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6331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花苜蓿 辐射 培育 方法 | ||
紫花苜蓿的辐射培育方法,它属于植物育种新技术领域。用60Co‑γ射线辐照1~5h,用自来水冲洗,除去杂质和干瘪的种子,得到苜蓿辐射一代A1种子;经过种植田间管理后保留苜蓿现蕾期时叶片长度为1.5~1.8cm、宽度为0.6~0.8cm的苜蓿,成熟期后将成熟后的苜蓿种子混收,得到苜蓿辐射二代A2种子;得到的苜蓿辐射二代A2种子,用137Cs‑γ射线辐照1~5h,用自来水冲洗,除去杂质和干瘪的种子,得到苜蓿辐射三代A3种子;经过种植田间管理后评价验证苜蓿叶茎比,对稳定的种子进行繁殖,获得紫花苜蓿的辐射新种质。本发明叶片的尺寸更大,分枝多,茎叶比小,粗蛋白含量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花苜蓿的辐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分布面积最广的优良牧草,可以与根瘤菌有效共生进行生物固氮,从而为植株提供氮素,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资源。作为一种优良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产草量高,营养价值高、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改土培肥植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解决蛋白质饲料缺乏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苜蓿产业化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深入,农牧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及新品种培育,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人工诱变法是获得优良品种的种质资源较快捷的方法之一。射线辐照是最为有效的人工诱变育种方法之一,已经在农作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更高,饲用价值高,并且适口性好,本发明对紫花苜蓿进行辐射培育,获得紫花苜蓿的辐射新种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紫花苜蓿的辐射培育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紫花苜蓿的辐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种:将选择好的苜蓿种子用自来水冲洗,除去杂质和干瘪的种子,晾干后待用;
步骤2、辐射育种:将晾干后的斯贝德苜蓿种子,用60Co-γ射线辐照1~5h,用自来水冲洗,除去杂质和干瘪的种子,得到苜蓿辐射一代A1种子;
步骤3、土壤选择:选择前一年种植过大麻或亚麻的土地,土层深厚,土壤松散,土壤pH值为7~8.5;
步骤4、种子培育:将苜蓿辐射一代A1种子在强光下照射30~50小时后,拌入根瘤菌剂,拌入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待用;
步骤5、田间种植:春季4月第15~20天深松土壤,深翻过程中对深翻的土壤进行基肥的施用,之后人工开沟条播;
步骤6、田间管理:出苗后第15~20天进行人工或化学试剂除草,并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隔35~50天均匀喷洒腐殖酸液体肥一次;
步骤7、筛选种子:保留苜蓿现蕾期时叶片长度为1.5~1.8cm、宽度为0.6~0.8cm的苜蓿,成熟期后将成熟后的苜蓿种子混收,得到苜蓿辐射二代A2种子;
步骤8、辐射育种二:将步骤7得到的苜蓿辐射二代A2种子,用137Cs-γ射线辐照1~5h,用自来水冲洗,除去杂质和干瘪的种子,得到苜蓿辐射三代A3种子;
步骤9、田间种植二:种子培育后,在上一年种植过大麻或亚麻的土地,播种苜蓿辐射三代A3种子,进行田间管理;
步骤10、筛选种子二:保留苜蓿现蕾期时叶片长度为1.6~2cm、宽度为0.7~1cm的苜蓿,成熟期后将成熟后的苜蓿种子混收,得到B1代苜蓿种子;
步骤11、田间种植三:种子培育后,在上一年种植过大麻或亚麻的土地,播种B1代苜蓿种子,进行田间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5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