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导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4877.6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刘和东;张源俊;李承恩;于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导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型导弹。
背景技术
微型导弹用于打击轻型装甲车、无人机及步兵分队等小慢目标。微型导弹因其尺寸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等特点被广泛适用,尤其适用于单兵作战。
微型导弹内装存有燃料和氧化剂,点火器使燃料和氧化剂反应产生动力从而推动导弹发射。相关技术中的微型导弹的动力均采用固体形式,也即,导弹的燃料和氧化剂均为固体形态,在两者反应燃烧时,固态的燃料和固态的氧化剂迅速完全反应,其反应时间短,为导弹提供的动力时间短,导弹的射程较短,无法打击较远的目标。
综上,相关技术中的微型导弹的射程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导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型导弹的射程较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型导弹,所述微型导弹包括: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弹体内的固体燃料以及液态氧化剂;当所述固体燃料与所述液态氧化剂发生反应燃烧生成高温燃气,所述高温燃气推动弹体发射。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导弹还包括催化床和驱动部;所述弹体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驱动舱、氧化剂舱、催化舱以及燃料舱;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驱动舱内;所述液态氧化剂设置在所述氧化剂舱内;所述催化床设置在所述催化舱内;
所述液态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液态氧化剂进入所述催化床;所述催化床用于将所述液态氧化剂催化生成高温气体H2O和O2。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为高压气瓶;
所述高压气瓶内设置有高压气体;所述氧化剂舱内设置有氧化剂储箱;所述液态氧化剂设置在所述氧化剂储箱内;所述氧化剂储箱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催化舱连通的氧化剂出口;所述氧化剂舱的前端设置有高压气体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导弹还包括时间继电器和控制器;
所述氧化剂出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氧化剂出口;所述阀门和所述时间继电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流量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导弹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氧化剂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催化舱连通;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体内,位于所述燃料舱的后端,设置有伺服舵机;所述弹体的前端设置有制导摄像头以及弹上控制系统;所述伺服舵机、所述制导摄像头均与所述弹上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弹上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伺服舵机。
进一步地,所述燃料舱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弹体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燃料舱连通的喷管。
进一步地,所述弹体内,位于所述驱动舱的前端,设置有战斗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上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战斗部的前端。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导弹,在弹体内设置固体燃料和液态氧化剂,固定燃料和液态氧化剂发生反应燃烧生成高温燃气,该高温燃气推动弹体发射。
本发明提供的微型导弹,其氧化剂采用液态氧化剂,固液发动机具有比冲高、工作时间长、推力易调节的特点,使得导弹具有较大的射程,也即,由于氧化剂为液态,燃料为固体,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燃烧为扩散燃烧,燃速较慢,反应燃烧时间持续较长。同时由于液态氧化剂具有较高的能量,固液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具有较高能量,可以为弹体提供长时间充足的动力,进而延长弹体射程。本发明提供的微型导弹适用于单兵作战,也适用于无人机载武器,可用于攻击敌军轻型装甲车、无人机及步兵分队等小慢目标,适用于反恐作战等较低低烈度战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型导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微型导弹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微型导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微型导弹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弹体; 2-固体燃料;3-液态氧化剂;
4-高压气瓶; 5-氧化剂储箱;6-催化床;
7-制导摄像头; 8-弹上控制系统;9-战斗部;
10-尾翼;11-喷管; 12-伺服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压烟花装引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爆破筒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