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壳气缸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4067.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金;高伟;王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德金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C25C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螺旋 高度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打壳气缸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是安装在铝电解槽打壳气缸侧部,用于调整打壳气缸安装固定点高度的装置,主要用于铝电解槽打壳气缸设计制造和铝电解槽生产。
背景技术:现通用的铝电解槽打壳下料装置所配置的打壳气缸,由气缸筒体、气缸活塞杆、气缸上端盖、气缸下端盖、气缸中部连接板,及螺栓连接杆等零部件组装而成。打壳气缸通过设置在气缸中部连接板两侧的中摆轴,固定安装在铝电解槽上部桁架结构上。
打壳气缸工作时,其气缸活塞杆,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推动导向连杆和打壳锤头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用打壳锤头的下端部,冲击开在铝电解槽内的覆盖料结壳层,形成一个氧化铝加料通道和电解溢出气体排放通道孔。即俗称“下料口火眼”。由于现行的铝电解槽打壳下料执行机构的运动部件,即活塞杆、导向连杆及打壳锤头运动的行程及高度是设定不变的。即打壳气缸在铝电解槽上部结构上安装固定后,其打壳锤头下行运动的高度是一个定值;即打壳锤头冲击运动的下行高度,等于气缸活塞行程运行的高度;即气缸活塞冲击运动下止点的设定高度,相对与铝电解结构的设计高度而言,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固定值;而在铝电解槽生产过程中,其槽内电解质覆盖料结壳层的的高度,则是随着电解槽内电解质液层和铝液层的“两水平”高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是个变量值。
由于现行的铝电解结构设计,其打壳锤头运动下止点的工作高度,是不能够随着槽内“两水平”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在进行电解生产时,就会产生以下缺陷:
1、当电解槽的两水平过低时,其覆盖料结壳层的相对高度侧较低,其打击锤头运动的下止点则相对较高,可致使打壳锤头运动的工作下止点,冲击不到位,其锤头不能冲击开电解质冷凝结壳层,形成“下料口火眼”堵塞,造成铝电解槽氧化铝加料通道,和电解排气通道的堵塞。
2、当电解槽的两水平过高时,其槽内覆盖料结壳层的相对位置高度较高,其打击锤头的运动的下止点,相对于电解质液层而言,则距离高度相对较低,其打击锤头的运动的下止点,会击穿覆盖料结壳层,插入到电解质液层内去,造成打壳锤头与电解质液接触面积过大,在打壳锤头的外表面形成冷凝长包(俗称葫芦头),会导致锤头丧生冲击打壳功能,不能完成冲击结壳层形成“下料火眼”的功能,同样也会造成铝电解槽氧化铝加料通道和电解排气通道“下料火眼”的堵塞。影响电解铝生产。
3、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如果产生上述现象,则需要大量的人工作业工作量,对打壳锤头和“下料火眼”进行维护,否则不能进行电解铝的正常生产。
4、打壳锤头插入到电解质液层中过深,不仅会加剧锤头的机械磨损,增加铝液中的铁含量,而且会增加更换锤头的工作量。
现有铝电解槽所配置的打壳气缸,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国内外电解铝槽结构设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此,电解铝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在试图解决现行铝电解槽结构,所存在的,由于打壳锤头冲击运动的下止点,相对“两水平”高度变化而言,是不受控的,即传统运动的工作下止点,上不能随着着电解槽内“两水平”的高度的变化,而进行高度调整的问题。但至今为止,都没有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简单有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针对现通用的铝电解槽打壳下料装置,所存在的打壳锤头冲击运动下止点的相对工作高度,不能够随着铝电解槽内铝液、电解质液“两水平”高度变化,而进行调整的问题控制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新技术方案。
该方案的技术路线是:在打壳气缸(22)的侧部,配置安装上一个可以调整打壳气缸安装固定点工作高度的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即将打壳气缸(22)安装在其侧部设置的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的气缸抬升连接装置(3)上,使得壳气缸(22)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构造成为一个整体机件,而后,再将该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和打壳气缸(22)固定安装在铝电解槽上。通过旋转该高度调整组装的螺旋丝杠(1),可使得打壳气缸(22)和气缸抬升连接装置(3),能够在导向滑轨(2)的约束下,进行上下直线运动;这样,就可以用调整打壳气缸自身安装固定点的高度的方法,来控制打壳锤头运动下止点的工作高度;使得打壳锤头运动工作的下止点,能够随着铝电解槽内的铝液电解质液层“两水平”高度的变化,而进行相应高度调整;用控制打壳锤头插入或接触电解质液层深度方法,克服现有的铝电解槽结构设计和打壳下料装置机构设计,所存在及产生的上述技术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设置在打壳气缸侧部的螺旋丝杠高度调整装置(以下简称该高度调整装置),其结构技术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德金,未经高德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4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