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浆纱机浆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3817.2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邹必尚;杨静;刘必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特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浆纱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纱机浆槽,包括槽体和压浆辊,所述槽体上方依次分布前压浆辊、后压浆辊和浸没辊,前压浆辊和后压浆辊各连接一个上浆辊,整体成单浸三压结构。本发明整体高度由原来的1100mm降为900mm,节省空间,利于工人操作,槽体的设置简洁合理,便于操作,在保证上浆率的前提下避免浆液的浪费。前压浆辊布局合理,结构创新,压浆角度最佳位置,使压浆力及上浆率更有效。浸没辊特定材质有利于施加侧压,保证浆液对纱线的进一步渗透。本发明单浸三压的结构结合前压浆辊的布局和湿分绞棒的特殊设置,使上浆率可提高10‑15%。本发明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既节省浆液,又显著地提高了上浆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浆纱机浆槽。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发展对织布的要求越来越高,织布的质量关键是由浆纱质量来决定的,没有好的上浆是不可能织出高质量的布匹,所以市场对浆纱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市场需求,各厂家为适应新型浆料的使用、稳定浆液和节约用浆,对浆槽的容积以及浸压方式做了诸多改进。
现有的浆纱机浆槽布局不够完善,不便于浆液分享,浆液浪费严重,且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上浆率也很低,基本都在15%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节省浆液、上浆率高的浆纱机浆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浆纱机浆槽,包括槽体和压浆辊,所述槽体上方依次分布前压浆辊、后压浆辊和浸没辊,前压浆辊和后压浆辊各连接一个上浆辊,整体成单浸三压结构。
上述槽体长×宽×高为1200mm×600mm×600mm。
上述前压浆辊、后压浆辊分别连接前压浆辊气缸和后压浆辊气缸,前压浆辊压力在4KN以下,后压浆辊压力在2.5KN以下。前压浆辊采用比例阀线性加压,更便于控制压浆力。
上述前压浆辊处采取缺角墙板结构,压浆角度偏上浆辊中心水平线4-6°。缺角墙板缩短了两墙板之间距离,减少上浆辊、压浆辊轴头长度,使轴头在大压力下不至于断,且使前压浆臂便于结构布置。
上述前压浆辊与后压浆辊之间设有湿分绞棒,湿分绞棒在槽体上方,直接与墙板相连,并单独连接一变频控制转动电机任意设定转速,不与主电机同步,更有利于分绞。
上述浸没辊为胶辊,浸没辊连接浸没辊侧压气缸及连接机构进行侧压,保证纱线进一步渗透,侧压压力在1KN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使浆槽整体高度由原来的1100mm降为900mm,节省空间,利于工人操作。
(2)槽体的设置简洁合理,便于操作,在保证上浆率的前提下避免浆液的浪费。
(3)前压浆辊布局合理,结构创新,压浆角度最佳位置,使压浆力及上浆率更有效。
(4)浸没辊特定材质有利于施加侧压,保证浆液对纱线的进一步渗透。
(5)本发明单浸三压的结构结合前压浆辊的布局和湿分绞棒的特殊设置,使上浆率提高15%左右,能够在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示的浆纱机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压浆辊,2-后压浆辊,3-浸没辊,4-上浆辊,5-前压浆辊气缸,6-后压浆辊气缸,7-湿分绞棒,8-浸没辊侧压气缸,9-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特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华特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8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