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墙砌筑方法及应用其砌筑的挡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3793.0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伟;王宗社;车传升;史伟;邱金霖;杨延晨;李明明;胡以栋;朱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燕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墙 砌筑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墙砌筑方法及应用其砌筑的挡墙。
背景技术
挡墙,也称为护坡,通常在地形较陡的斜坡地或河道两侧会设置挡墙,用于收缩边坡坡脚,具有较好的护坡护边效果。
浆砌石挡墙一种较常采用的挡墙,是采用砂浆与毛石料砌筑的砌体结构。现有技术中,浆砌石挡墙工程虽然技术较简单,但工程质量却经常出现问题,表现为砌筑砂浆不密实,容易出现空鼓的现象,导致内部结构质量较差,此外砌筑的挡墙大面不平整,凹凸阴显,顶面边棱直线不顺直,曲线不圆滑,存在外观粗糙不平,缺乏美观性等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墙砌筑方法,以改善现有的挡墙内部结构质量较差,且外部粗糙不平,美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本发明挡墙砌筑方法砌筑的挡墙,该挡墙既具有坚固结实的内部结构,又具有平整美观的外表,内实外美,能够有效保证工程效果,发挥长久的护坡护边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墙砌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前期准备:核准基底标高,设置挡墙两侧边线;
构筑砼垫层及砼底板:浇筑砼垫层,振捣后将表面收光拉毛;然后放线绑扎钢筋笼,间隔设置沉降缝,分层浇筑砼底板,并在砼底板的顶面设置伸缩缝;在伸缩缝内且垂直于伸缩缝设置有止水带,且止水带两侧用泡沫板隔开;
砌筑挡墙:采用挤浆法砌筑挡墙,先在砼底板上放出挡墙的底边线,在横向和纵向采用双挂线,然后用规则块石砌筑角隅石,使边角线上下顺直,再用规则片石砌筑镶面石,角隅石与镶面石之间、镶面石与镶面石之间均采用凹凸吻合的方式插接,且缝隙平顺,最后砌筑腹石,腹石与角隅石及镶面石交错连成一体;
浇筑混凝土压顶:以混凝土分层浇筑挡墙顶部并振捣密实;
采用所述挡墙砌筑方法砌筑的挡墙中,迎水面的平整度≤10mm,外立面的平整度≤5mm。
可选地,砌筑挡墙时分层分段砌筑,且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1.5m;分段位置设置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可选地,砌筑挡墙外立面的角隅石和镶面石时,缝隙间预留深度4-6cm的空槽,用于对挡墙勾缝。
可选地,对挡墙勾缝时,向所述空槽内分多次填塞勾缝用水泥砂浆;所述勾缝用水泥砂浆的强度大于砌筑砂浆的强度。
可选地,对挡墙勾缝时,勾缝的形式分为两种,挡墙的迎水面勾凹缝,挡墙的外立面抹平缝。
可选地,所述凹缝的宽度为20-25mm,深度为8-12mm,且呈半圆弧状。
可选地,砼垫层为10-12cm厚的C25素砼垫层。
可选地,浇筑砼底板时,每隔8-12m设置沉降缝,浇筑60-70cm厚的C25钢筋砼底板;浇筑时混凝土从一侧向另一侧浇筑,并振捣至表面水泥浆浮出为止;待砼底板强度达到要求后,在顶面伸缩缝内设置垂直于伸缩缝的止水带,且止水带两侧用泡沫板隔开;止水带整片安装。
可选地,伸缩缝内止水带处混凝土施工一次或两次;混凝土施工前保证止水带的位置正确,混凝土分层浇筑后振捣密实;一次施工时,在挡墙砌筑完成后浇筑混凝土;两次施工时,分别在挡墙砌筑一半时和砌筑完成后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挡墙,该挡墙采用所述挡墙砌筑方法得到,挡墙中迎水面的平整度≤10mm,外立面的平整度≤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本发明挡墙砌筑方法中,通过前期准备及构筑砼垫层及砼底板的步骤,能够为砌筑牢固且表面美观的挡墙奠定良好的工程基础,避免砌筑时倾斜或失衡;砌筑挡墙的步骤能够有效保证挡墙的整体表面的美观性,一次成品率高,提高了工程质量,本发明挡墙砌筑方法采用挤浆法能够减少多次铺灰的重复动作,提高砌筑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砌筑质量,使砌筑的挡墙迎水面和外立面的平整性均较高且结构坚固耐用。该方法步骤简单,适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挡墙既具有坚固结实的内部结构,又具有平整美观的外表,内实外美,能够有效保证工程效果,发挥长久的护坡护边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燕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燕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3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食输送装置
- 下一篇:基于智能手机的汽车驾驶员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