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2737.5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惟;陈辉;王克达;刘克斌;林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卡 便携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介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eID(Electronic Identity,电子身份证),用于在网络远程证实个人真实身份。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卡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分签发给公民,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互联网上远程识别身份、普适性的网络电子身份表示。
eID信息是和各种芯片卡高度集成,而且只能办理一张带行业应用的eID芯片卡,不能在其他行业里再申请。比如:用户办理了一张带金融功能的eID银行卡,就不能再办理带eID功能的社保卡,因为根据国家规定,公民只能拥有一个eID,而且是唯一的。
比如现有技术中将eID信息存储于某种银行卡的芯片中,而且一旦该银行卡确定后,就不可更改,用户在办理税务、就医住院、社保医保等其他金融业务时,需要频频出示该具有eID信息的银行卡,对用户来说相当繁琐,使得用户体验度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以提供一种携带eID信息的智能卡,将eID信息存储于电话卡中,方便用户携带,增强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包括:卡本体、内嵌于所述卡本体的设定芯片和电话卡芯片,所述卡本体具有触点面,所述触点面设置有多个金属触点,所述设定芯片存储有电子身份证信息;
所述设定芯片和所述电话卡芯片具有与各个所述金属触点一一对应的电机,所述电极与对应的所述金属触点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定芯片和所述电话卡芯片在同一平面并排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设定芯片和所述电话卡芯片叠层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话卡芯片为环形,所述设定芯片设于环形的内环内;或者所述设定芯片为环形,所述电话卡芯片设于环形的内环内。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对应同一所述金属触点的所述设定芯片的所述电极和所述电话卡芯片的所述电极并接该同一所述金属触点。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卡还包括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设定芯片电连接;
所述电感线圈,用于在感应到交变磁场时,产生电流,通过所述电流对所述设定芯片进行供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卡的尺寸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规定的大小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本体接触面上的多个所述金属触点的组合符合ISO-7816国际标准规定的组合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本体接触面上的多个所述金属触点包括金合金触点、镍合金触点或锡合金触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智能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及便携式设备,与现有技术中携带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智能卡相比,本发明中的智能卡同时集合了含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设定芯片和电话卡芯片,在作为电话卡使用的同时又可以存储用户的电子身份证信息,该智能卡可以安装在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设备上,使得用户在外出办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业务时,不需要向以往一样频繁拿出具有电子身份证信息的银行卡,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中设定芯片与电话卡芯片的位置关系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卡中设定芯片与电话卡芯片的位置关系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2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控制单元加密技术的防破损开启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电子维保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