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编织一次成型无缝弹力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1613.5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董瑞兰;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24 | 分类号: | D04B1/2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横机 弹力裤 双针 裤腰 裤腰部位 一次成型 裤腿 裤脚 裤裆 编织 拉伸弹性 顺序编织 自动回缩 折回 弹力丝 橡筋线 织造 烘干 裤身 套口 整烫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编织一次成型无缝弹力裤的方法,所述无缝弹力裤包括:裤脚、裤腿、裤裆、裤腰部位,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从裤脚、裤腿、裤裆、裤腰部位顺序编织圆筒组织,冚丝方法加入裤身弹力丝及裤腰橡筋线;裤腰折回套口、洗缩、烘干、整烫。其优点是:完全取代手工织造,具有拉伸弹性及自动回缩、穿着舒适、活动方便、运动自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编织一次成型无缝弹力裤的方法,属纺织、服装产品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针织裤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内侧缝有缝制痕迹的裤子;另一种为内侧缝无缝制痕迹的‘无缝裤’。内侧缝无缝制痕迹的‘无缝裤’现在基本上都是手摇横机人工进行编织,而手摇横机的机器也在逐渐消失、使用手摇横机编织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横机。手摇横机编织‘无缝裤’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所以‘无缝裤’价格在市场上卖的相对都较高,市场销售受到极大阻碍。目前利用电脑横机编织的‘无缝弹力裤’都为五块针板电脑横机进行编织,而五块针板的电脑横机价格也相对较昂贵,是普通电脑横机价格的4到5倍,一般针织业内人士很少拥有,少之又少,大部分电脑横机都为双针板的机器。目前市场上没有利用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进行一次成型‘无缝弹力裤’的编织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拉伸弹性及自动回缩、穿着舒适、活动方便、运动自如、减少缝合工序、节约加工成本的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编织一次成型无缝弹力裤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无缝弹力裤包括:裤脚、裤腿、裤裆、裤腰部位,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从裤脚、裤腿、裤裆、裤腰部位顺序编织圆筒组织,冚丝方法加入裤身弹力丝及裤腰橡筋线;裤腰折回套口、洗缩、烘干、整烫;首先以1空1隔针排针方式,冚入弹力丝分A、B两片转圈编织裤口罗纹组织,再以满针排针方式,分A、B两片转圈编织裤腿圆筒组织;A、B裤腿内侧加针时,需借助中间空针向外移边加针,用‘回踢针法’进行加针后的补眼编织;其次,编织裤裆C部分移边出现余量也用A、B裤腿急加针方法进行编织; e部的减针法按工艺要求留边减针,借助两侧空针针位,将前板线圈与后板线圈分别减针,前后板减针方法相同;织裤腰之前用‘局编法’分别编织前后板线圈,前板线圈少织,后板线圈多织的方式,形成裤腰部分的‘前少后多’的弧形状效果;编织完弧形状后,将满针圆筒组织借助空针针位进行并针,并针后以1空1排针方式,冚入橡筋线编织裤腰部分。
本发明的优点是:完全取代手工织造,具有拉伸弹性及自动回缩、穿着舒适、活动方便、运动自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缝弹力裤整体外观图示;
图2为裤口罗纹组织编织结构意匠图;
图3为裤腿内侧缝及裆部前后针床移针补洞‘回踢针法’动作结构意匠图;
图4为侧腰部分前后针床减针动作结构意匠图;
图5为裤腰下部分‘前少后多’编织结构意匠图;
图6为裤腰前并针动作及裤腰编织结构意匠图;
图7为针板侧视图。
图中::正针;:反针;:前板吊目;:空针;:后板线圈向左移针到前板;:后板线圈向右移针到前板;:前板线圈向右移针到后板;:前板线圈向左移针到后板;:前板线圈翻到后板;:后板线圈翻到前板;:后翻前,向右移针到后板;:前翻后,向右移针到前板;:后翻前,向左移针到后板;:机头向左;:机头向右;:编织方向;1p、2p分别代表:摇床针位1针、2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配方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雨水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