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深海仪器超薄壁厚承压筒体的防滚动非圆形外加强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1033.6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米智楠;王浩;张伦伟;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00 | 分类号: | F16M1/00;F16J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深海 仪器 薄壁 厚承压筒体 滚动 圆形 外加 装置 | ||
1.一种小型深海仪器超薄壁厚承压筒体的防滚动非圆形外加强圈装置,包括承压筒体(1)、第一外加强圈(2)和第二外加强圈(3),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加强圈(2)和第二外加强圈(3)分别位于承压筒体(1)的两端,第一外加强圈(2)和第二外加强圈(3)分别与承压筒体(1)采用焊接方式相连接;第一外加强圈(2)和第二外加强圈(3)的外侧面分别与承压筒体(1)的两个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承压筒体(1)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一外加强圈(2)和第二外加强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深海仪器超薄壁厚承压筒体的防滚动非圆形外加强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筒体(1)为薄壁金属圆筒,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光滑面,筒壁上不设置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深海仪器超薄壁厚承压筒体的防滚动非圆形外加强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加强圈(2)和第二外加强圈(3)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非圆形金属板,与承压筒体(1)为同一种金属材料或性能相近的材料;内表面为光滑圆孔,和承压筒体(1)为间隙配合;其它表面为光滑平面;其上开设有连接孔(螺纹孔或通孔),用于和端盖的连接;其上还可开设起吊孔或固定孔;其上开设的所有孔的中心线必须与内表面光滑圆孔的中心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深海仪器超薄壁厚承压筒体的防滚动非圆形外加强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采用螺纹孔或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深海仪器超薄壁厚承压筒体的防滚动非圆形外加强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筒体(1)较长时,可在其中部放置第三外加强圈(4),根据承压筒体的刚度确定外加强圈的数量;第三外加强圈(4)的形状相似于第一外加强圈(2)或第二外加强圈(3),但其上可以不设置与端盖连接的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10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轮式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工件折弯用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