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针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50268.3 | 申请日: | 201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琴;宿轶冬;郭向群;聂奇华;赵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3/15;G01N5/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方正巧 |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针 药材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松针药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针药材为针叶或粉末,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外观特征鉴别:
所述松针针叶外观特征为针叶三针一束,偶有两针一束,细长柔软,长约15~30cm;叶鞘长约1~2cm,呈深棕色;三针一束叶中央有一突起的中肋,两针一束的针叶中央有一浅沟,背腹面均有气孔线,中肋及边缘有细锯齿;横截面似扇面,鲜品为深绿色,干品呈灰绿色;
所述松针粉末呈黄绿色或棕黄色,有松香味;
(2)细胞结构鉴别:
所述松针针叶细胞结构为叶横切面最外层为1列近方形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为1~2列细胞,细胞壁木化增厚;表皮下厚壁细胞与叶肉组织之间有树脂道散在,树脂道由若干木栓化的类圆形细胞组成,所述树脂道数量为上表面1个,两侧面各2~3个;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具有明显的内皮层,由1列椭圆形细胞组成;维管束外韧型,分成2束,呈“八”字型排列,木质部细胞略木化;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和油滴;
所述松针粉末细胞结构为气孔成行排列与叶脉平行,副卫细胞4~6个,不定式;表皮细胞横切面观呈长方形;树脂道碎片多见,红棕色,腔道内可见黄棕色分泌物;管胞为梯纹或螺纹管胞;厚角细胞成束,壁厚,胞腔小,淀粉粒较规则,类椭圆形,脐点明显,呈“点”状或“人”字形;维管束外韧型,分成2束,呈“八”字型排列,气孔成行排列与叶脉平行;
(3)常规项目检验:所述常规项目包括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质量标准为水分质量分数≤13.50%,总灰分质量分数≤3.94%,酸不溶性灰分质量分数≤0.32%,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16.66%;
(4)指标成分分析:所述的指标成分为山柰酚,所述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所述定性分析的方法为薄层色谱法,操作步骤包括:
1)制备供试品溶液:松针针叶研磨成粉末状后,准确称取2g,加入体积比为4:1的甲醇-20%盐酸混合溶液5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在残渣中加入1mL甲醇使其溶解,得到供试品溶液;
2)制备对照品溶液:取山柰酚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0.5mg/mL的对照品溶液;
3)点样、展开和显色: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体积比为4:5:1的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为展开剂,吸取所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点样,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显色,在365nm紫外灯下检识荧光斑点;
所述定量分析的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主要步骤包括:
1)制备供试品溶液:松针针叶研磨成粉末状后,过4号筛,准确称取1.0g,加入体积比为4:1的甲醇-20%盐酸混合溶液25mL,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合并过滤的甲醇定容至50mL量瓶中,用0.45μm滤膜过滤,备用;
2)制备对照品溶液:取山柰酚对照品,加入甲醇,配制成0.9602mg/mL的对照品储备液;用甲醇对照品储备液进行稀释,配制成0.09602mg/mL对照溶液;
3)进样:选用250mm⨯4.6mm, 5μm的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以体积比为30:70的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365nm,进样量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山柰酚含量标准为≥0.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针药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山柰酚计算,理论塔板数≥6000,分离度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02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