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集蛋鸡窝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9595.7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云;胡耀东;兰丹;梁忠;穆晓鹏;赵振华;朱云;庞惠中;胡小芳;刘龙洲;梁鼎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31/16 | 分类号: | A01K3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蛋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集蛋鸡窝,属于养殖设备,包括产蛋室、集蛋室、外形识别传感器和PLC控制器,集蛋室在产蛋室下方,产蛋室底部有门,用于对产蛋过程进行识别的外形识别传感器设置于产蛋室内,外形识别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外形识别传感器采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析处理,判断蛋已产下,PLC控制器控制门在2‑20分钟后打开,鸡蛋滚落到集蛋室,门关闭。在鸡蛋产出到门没打开的这2到20分钟时间内,鸡可以对蛋进行孵化,满足鸡产蛋后要孵化5到20分钟的产蛋习性,提高鸡的产蛋量,同时又避免了鸡蛋长时间在鸡窝中孵化,影响鸡蛋保质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集蛋鸡窝。
背景技术
在进行规模化蛋鸡散养时,由于鸡的活动范围很大,常常会在鸡的活动范围内分散布置一些鸡窝,以方便鸡下蛋。现有的鸡窝一般就是在一个框体的底部放置一些比较柔软的垫料,使垫料形成一个凹槽。鸡在鸡窝中下完蛋以后,鸡蛋就放置在鸡窝中,当一只鸡在鸡窝中下完蛋,然后离开鸡窝后,另一只鸡又进入鸡窝下蛋。一天过后一个鸡窝中往往会有很多鸡蛋。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鸡蛋是有保质期,而且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当前面一只鸡在鸡窝中下完蛋以后,鸡蛋放置在鸡窝中,后面一只鸡紧接着去鸡窝里下蛋,后面一只鸡下蛋时就会对鸡窝中已有的鸡蛋进行孵化,使鸡窝中已有的鸡蛋长时间处于一个较高的温度下,从而使鸡窝中已有的鸡蛋的保质期缩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614091A,专利号为CN201611148768.9,专利名称为用于散养鸡的鸡窝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中指出采用上方为产蛋室,产蛋室底部开口,产蛋室下方为收集室,鸡蛋产出后即通过产蛋室底部开口滚落到收集室,收集室中有水。此专利解决了鸡蛋被长时间孵化的问题,但是鸡蛋产出后,直接滚落到收集室,却不符合鸡的产蛋习性,鸡产蛋后有孵化蛋5分钟到20分钟的习性。收集室中的水在鸡蛋从产蛋室滚下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但是水会影响鸡蛋的保质期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鸡蛋长时间在鸡窝中孵化的保质期问题,同时又要符合鸡的产蛋习性,提高产蛋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集蛋鸡窝,包括产蛋室、集蛋室、外形识别传感器和PLC控制器,集蛋室在产蛋室下方,产蛋室底部有门,用于对产蛋过程进行识别的外形识别传感器设置于产蛋室内,外形识别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外形识别传感器采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析处理,判断蛋已产下,PLC控制器控制门在2-20分钟后打开,鸡蛋滚落到集蛋室,门关闭。在鸡蛋产出到门没打开的这2到20分钟时间内,鸡可以对蛋进行孵化,满足鸡产蛋后要孵化5到20分钟的产蛋习性,提高鸡的产蛋量。
更进一步,门为转动开启的方式,且其转动方向为向下。
更进一步,门为滑动开启的方式,可左右滑动打开。
更进一步,集蛋室与产蛋室通过可让蛋从产蛋室滚落到集蛋室的轨道连通,轨道的入口端固定在门开口处。鸡蛋通过轨道滚落到集蛋室,可减小鸡蛋滚落到集蛋室的冲量,减小鸡蛋间的碰撞力,减少鸡蛋破损。
更进一步,出口处的轨道与水平面的角度不超过15度。出口处轨道与水平面的角度不超过15度,可以减小鸡蛋滚落到集蛋室的速度,减小鸡蛋的冲量,防止鸡蛋碰撞破损。
更进一步,轨道的材料为弹性塑料。轨道为弹性塑料,可以防止鸡蛋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破损。
更进一步,集蛋室内有软质塑料小球。软质小球能防止鸡蛋之间的碰撞,防止鸡蛋破损。
更进一步,软质塑料小球的直径不超过3厘米。小球的直径不超过3厘米,小于鸡蛋的直径,既有利于鸡蛋滚落时的缓冲,又节约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未经四川农业大学;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