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处理石化碱渣中和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9282.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艳;马韵升;姚刚;包英;魏国强;吴文雷;张骞;张学雷;代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处理 石化 中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处理石化碱渣中和水的方法。通过将石化产生的碱渣中和水pH调至中性或弱酸性;在50℃‑80℃下,定量加入活性炭搅拌2‑5h;过滤处理,出水即可达到后续工段的处理需求;该发明用料少,成本低,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适合大批量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处理石化碱渣中和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的炼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碱渣,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为湿式氧化处理,碱渣经过湿式氧化处理后的出水即为碱渣中和水,该水呈黑棕色,COD依然很高,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和无机盐等有害物质,必须经过预处理,降低COD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蒸发结晶除盐处理,否则会导致蒸发结晶过程产生大量泡沫,后续工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碱渣中和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微生物处理法是处理污水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对无机盐的含量要求较高,因为无机盐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一般无机盐含量需满足小于30g/L的要求,而石化碱渣中和水中的无机盐含量远远超过该数值,需要大量的净水稀释,所以该方法对碱渣中和水的处理不太适用。中国专利申请CN 1153740C公开了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渣废水的方法,废水经过活性污泥升华处理,处理后的水经膜过滤排除,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化处理进水的COD和无机盐浓度,节省了大量稀释净水,出水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但是该方法存在膜寿命问题,长期运行会导致设备投资较高。
处理废水降低COD的方法还有双氧水氧化法,例如专利申请CN 103755077B公开了一种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以零价铁-Fenton体系反应为核心,与无机絮凝、活性炭联用,能够有效处理浓度高、毒性大、难生化降解的含酚废水。该方法中为了提高双氧水的利用率,加入了铁离子作为催化剂,给该体系引入铁元素,不利于后期蒸发结晶得到合格的工业盐,双氧水氧化法对该碱渣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双氧水处理后,水质仍然呈棕色,蒸出的盐不能够满足工业盐标准,不利于污水零排放处理,而且工艺过程比较复杂。
目前处理含酚废水方法的报道中还有吸附法,例如专利CN 85104016A中公布的活性炭纤维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以活性炭纤维作酚的吸附剂,但是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去除低浓度酚;另外专利CN 102745765B公布了一种配位聚合物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该方法中用到的配位聚合物需要合成,通用性较差,不太适合大批量污水的处理。
处理污水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炭种类较多,而且实验证实不是所有的活性炭都适合用于碱渣中和水降COD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处理石化碱渣中和水的方法,该方法处理效率高、操作简易、投入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调节pH值:用98%的浓硫酸将碱渣中和水的pH调至5-7,该废水中含有的盐为硫酸钠,使用硫酸进行pH的调节,不会引入杂盐。另外与稀硫酸相比,98%的浓硫酸具有强氧化作用,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质氧化,从而降低废水的COD,另外与其他酸相比,98%的浓硫酸浓度高,调节PH后,废水的体积增加量比较小,不会导致废水的处理量大大增加,另外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会从水中析出,可随着后期的过滤除去。综合考虑,pH为6是最合适的,ph>6时,吸附效果较差,不能够将废水处理成澄清状态,ph<6时,酸性太强,对设备的腐蚀较强,而且也不利于后期蒸发结晶处理,蒸出的盐呈酸性,不利于外卖。
2)吸附处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活性炭用量为碱渣中和水的1-10%,进一步优选用量为碱渣中和水的2%,将活性炭和调好pH的碱渣中和水同时加入置于恒温水浴槽内带搅拌的溶解釜中,碱渣废液处理在搅拌下进行,搅拌时间为2-5h,处理温度控制在20-80℃,进一步优选条件为:在50℃下搅拌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