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PI算法和多变量解耦相结合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9176.3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任正云;张丙昌;陈安钢;刘志明;闫子豪;郭鸿宇;倪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pi 算法 多变 量解耦 相结合 锅炉 燃烧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PI算法和多变量解耦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属于工业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的工业锅炉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自七十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机以来,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燃料价格的高涨,煤炭资源又从新收到重视。但是,为防止环境污染,燃气锅炉的使用仍然是未来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国外,锅炉的控制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在控制方法上都采用了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多变量频域、模糊控制等方法,因此,锅炉的热效率很高、运行平稳,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锅炉设备水平一直比较落后,大多数中小型锅炉停留在手工和简单仪表操作的水平,基本上还是采用PID算法,虽然PID算法技术成熟,调节规律灵活,参数调节简单,易于实现,但算法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
1、对常规PID,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由于受到参数整定方法繁杂的困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不佳;
2、常规PID参数整定方法常用经验法、试凑法,而工业生产采用这些方法既费时又费资,整定的结果也往往不是全局最优解;
3、常规PID控制作为一种线性控制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得不到好的控制效果;
4、常规PID控制对于具有高度交互动力学的多变量复杂系统的控制较难得到好的控制效果。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先进的控制技术引入我国的锅炉控制,锅炉的计算机控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至90年代,锅炉的自动化控制已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工业计算机以及引进的国外控制设备开发的各种控制系统,已逐渐用于对原有锅炉的技术改造中,并向与新建炉体配套的方向发展,许多新的控制方法,诸如最优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等自动控制的最新成果也在锅炉自动控制中得到了尝试和应用,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削弱由于大时滞带来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能够在降低多变量耦合作用下,使系统的快速性明显改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也比较优越,在模型失配较大情况下,仍然具有较良好的控制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预测PI算法和多变量解耦相结合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多变量进行动态解耦的动态解耦控制器,动态解耦控制器的结构形式D(s)为:
式中,s表示复频域算子,G11(s)、G12(s)、G21(s)、G22(s)表示被控对象非延时环节的传递函数,l11、l12、l21、l22表示被控对象延时环节的时间常数;
将动态解耦控制器的动态解耦方法与时滞系统最的小二乘优化算法相结合得到的一阶加纯滞后降阶模型式中,K表示模型增益,l表示延时环节的时间常数,λ表示可调参数;
根据一阶加纯滞后降阶模型G(s),运用预测PI控制算法得到的预测PI控制器式中,T表示时间常数,kp表示过程增益,τ表示滞后时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采用多变量解耦控制与预测PI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降低了锅炉燃烧系统三个操纵量(燃烧量、送风量和引风量)间的耦合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预测PI控制器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稳态与动态性能,基于以上原因,研究针对多变量解耦控制与预测PI算法相结合的方案在锅炉燃烧系统分析及其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发明采用多变量动态解耦控制与预测PI算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控制,积极效果如下:
(1)该控制方案大幅度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提高了系统快速性。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稳态性能指标都比较好。
(2)预测PI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比常规PID控制算法和smith预估控制算法优越,同时也不容易产生振荡,稳定性较好,控制作用平滑。
(3)系统在模型失配较大情况下,仍然具有较良好的控制效果,从而证明了基于预测解耦控制算法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系统对象模型匹配不准确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三输入三输出系统图;
图2为锅炉燃烧系统多变量耦合性关系图;
图3为预测PI控制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原料自动配料系统排料差值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地板压花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