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架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9056.3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杨静;招继恩;陈康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6/51;G06T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识别 系统 数据管理 架构 使用方法 | ||
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架构及使用方法,包括:采集前端,用于摄取待测人员的头像信息;检测模块,所述采集前端与该检测模块通讯连接;人脸库;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暂存模块、对比模块、数据同步模块;该暂存模块用于存储检测模块所输入的人脸数据;该对比模块用于将暂存模块中含有的待测人员人脸数据与人脸库所提供的人脸数据进行对比;本地数据库,用于供数据处理单元记录、查询、修改操作;远程数据库,为外部的其他终端提供记录、查询、修改操作的参考数据。本发明用以为解决人脸识别各种数据的安全管理问题,提供一种可将静态比对数据和动态比对数据相结合的查验方式,实现高效、可靠的人员身份智能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人脸特征具有唯一性,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系统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对现场人脸图像与已知库里的人脸图像进行核对的系统,它是我国继“实名制”之后更高安全层面的公民身份信息核对机制。虽然人脸识别的重要性,因人脸识别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牵扯到公民的身份信息,所以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一旦系统中的人员信息外泄,造成的损坏将无法估量。
目前的人脸识别系统都是从人脸识别算法、系统管理模式等从提高识别精度、缩短识别时间等底层技术或优化系统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系统的数据安全性还没有很好得解决,存在安全漏洞。近几年人脸识别应用场景逐渐增多,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越来越庞大,随着黑客或病毒日益猖獗的攻击,人脸数据库需要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
另外,国内人脸识别系统基本不是单机系统就是网络系统,在本地数据、远程数据和服务器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互补,这也影响了人脸识别产品在具有安防价值的高端人脸智能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的推广应用。
现有的人脸识别数据管理系统,首先没有对各种数据的安全等级进行分类,影响了人脸识别的大范围应用。其次,没有实现静态比对数据和动态比对数据的结合,不能实现高效、可靠的人员身份智能识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指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架构及使用方法。其用以为解决人脸识别各种数据的安全管理问题,并且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架构,以及提供一种可将静态比对数据和动态比对数据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方法,实现高效、可靠的人员身份智能识别、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管理架构,包括:
采集前端,为摄像探头,用于摄取待测人员的头像信息;
检测模块,为光学及光信号调节装置,所述采集前端与该检测模块通讯连接;
人脸库;
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暂存模块、对比模块、数据同步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该暂存模块通信连接,该暂存用于存储检测模块所输入的人脸数据;所述对比模块与暂存模块和人脸库均通信连接,该对比模块用于将暂存模块中含有的待测人员人脸数据与人脸库所提供的人脸数据进行对比;
本地数据库,与数据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用于供数据处理单元记录、查询、修改操作;
远程数据库,与数据处理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存储当前数据处理单元所提供的数据,为外部的其他终端提供记录、查询、修改操作的参考数据。
优选地,所述架构的采集前端包括第一采集前端及第二采集前端;所述第一采集前端用于采集待测人员脸部的静态图片信息,所述第二采集前端用于采集待测人员脸部的动态视频信息。所述架构的检测模块包括与第一采集前端对应的第一检测模块,以及与第二采集前端对应的第二检测模块。
优选地,所述架构的人脸库划分为普通人脸库、黑名单库、VIP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9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