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控阵扇形扫描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的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8435.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葫芦岛北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G01N29/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赵瑜;金凯 |
地址: | 125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控阵 扇形 扫描 基准 灵敏度 角度 增益 补偿 设置 方法 | ||
1.相控阵扇形扫描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相控阵超声设备与相控阵探头连接,选择设备中的扇形扫描软件,经过焊缝模拟软件将焊缝沿厚度方向等分成若干个分区,确定每个分区各自采用的扇形扫描角度范围及所采用的几次波检测,通过对比试块上与每个分区范围相对应的人工反射体来设置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
所述的确定每个分区各自采用的扇形扫描角度范围及所采用的几次波检测包括:
(1)工件厚度小于5mm的焊缝等分两个分区,采用三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焊缝中下部分区,采用二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和四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焊缝中上部分区;
(2)工件厚度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7mm的焊缝等分两个分区,采用三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焊缝中下部分区,采用二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焊缝中上部分区;
(3)工件厚度大于7mm、小于等于120mm的焊缝等分两个分区,采用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焊缝中下部分区,采用二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焊缝中上部分区;对于窄间隙的焊缝检测中上部分区时,在原有扇形扫描基础上至少再增加一次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的检测;
(4)工件厚度大于120mm的焊缝,采用双面一次波扇形扫描检测,将焊缝沿厚度方向等分成若干个分区,但每个分区的自身高度不得大于100mm,从焊缝根部分区到盖面分区,依次排列为第一分区、第二分区、第三分区……;每个分区依次采用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进行检测,对于焊缝最后两个分区一次波扇形扫描无法检测的部位,在另一面工件背面也是采用同样的设置进行一次波扇形扫描检测;
工件厚度小于5mm的焊缝通过对比试块上与每个分区范围相对应的人工反射体来设置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的步骤包括:
(1)焊缝中下部分区设置: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三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采用深度范围为8mm~12mm之间的某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2)焊缝中上部分区设置:
①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二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采用深度范围为5mm~8mm之间的某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②在对比试块上确定四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采用深度范围为9mm~13mm之间的某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工件厚度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7mm的焊缝通过对比试块上与每个分区范围相对应的人工反射体来设置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的步骤包括:
(1)焊缝中下部分区设置: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三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采用深度范围为11mm~15mm之间的某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2)焊缝中上部分区设置: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二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采用深度范围为8mm~11mm之间的某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工件厚度大于7mm、小于等于120mm的焊缝通过对比试块上与每个分区范围相对应的人工反射体来设置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的步骤包括:
(1)焊缝中下部分区设置: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根据检测参数分别采用深度为8mm~11mm之间、20mm~40mm之间及第一个校准基准灵敏度的人工反射体制作相应对象的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2)焊缝中上部分区设置: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二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采用某个深度的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根据检测参数分别采用深度为15mm~35mm之间的某两个人工反射体及第一个校准基准灵敏度的人工反射体制作相应对象的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3)对于窄间隙的焊缝检测中上部分区设置:在原有二次波扇形扫描基础上至少再增加一次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的检测,其制作方法是在对比试块上确定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检测窄间隙焊缝中上部分区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或采用深度范围为8mm~11mm或20mm~40mm之间的某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工件厚度大于120mm的焊缝通过对比试块上与每个分区范围相对应的人工反射体来设置基准灵敏度及角度增益补偿的步骤包括:
(1)每个分区的设置:在对比试块上确定检测每个分区时一次波扇形角度范围对应的人工反射体,至少选择三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和角度增益补偿曲线,但采用第一个人工反射体校准基准灵敏度,或采用第一个人工反射体制作角度增益补偿曲线;
(2)除焊缝最后两个分区在工件背面进行检测,其余分区均在工件正面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葫芦岛北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葫芦岛北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84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专用车道智能闸机系统
- 下一篇:冷轧汽车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