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7809.7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谢燕廷;郭诚恕;林鸿文;余培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47;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许志影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控制系统 | ||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所述耗电设备位于一控制场域中,该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一基准值,其中该基准值包含一契约容量设定值,所述契约容量设定值依据该控制场域中的所述耗电设备而来,其中所述耗电设备设有一原设温度值、一动态温度值及一现场温度值,该原设温度值为各该耗电设备的原本设定的温度,该现场温度值为所述耗电设备所在的该控制场域的温度;
检测该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其中该警戒值小于该契约容量设定值;
若达该警戒值,执行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该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该耗电设备的温度;以及
执行一运转条件,以降低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
其中所述执行该调整条件,以传输该动态电阻值至该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该耗电设备的温度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耗电设备,以获得该现场温度值;
计算该现场温度值与该动态温度值的差值,以获得一温差值,其中该动态温度值依据一单位步阶而调整该动态温度值的数值;以及
依据该温差值及该原设温度值而得到一新动态温度值,其中该新动态电阻值与该动态温度值呈反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该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该警戒值的步骤中,若未达警戒值,继续检测该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该运转条件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找寻等于或小于一第一步阶温度值的所述耗电设备的该现场温度值,其中该第一步阶温度值为该原设温度值加上该单位步阶而得到;以及
关闭等于或小于该第一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电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该运转条件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找寻大于或等于一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耗电设备的该现场温度值,其中该第二步阶温度值为该第一步阶温度值加上该单位步阶而得到;
将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能设备的该动态温度值设定成该第二步阶温度值;以及
降转或关闭大于或等于该第二步阶温度值的所述相对应的耗能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该运转条件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逐一关闭所述耗电设备;以及
检测该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该警戒值。
6.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至少一耗电设备,所述耗电设备位于一控制场域中,该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一控制主机,用以设定该至少一耗电设备的一契约容量设定值,其中,所述契约容量设定值依据该控制场域中的所述耗电设备而来,该控制主机用以检测该控制场域中所述耗电设备的耗电量是否达一警戒值,该警戒值小于该契约容量设定值,其中所述耗电设备设有一原设温度值、一动态温度值及一现场温度值,该原设温度值为各该耗电设备的原本设定的温度,该现场温度值为所述耗电设备所在的该控制场域的温度;以及
至少一温度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该控制主机,各该温度控制装置用以连接相对应的该耗电设备,各该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一微电脑;
一温度感测模块,电性连接于该微电脑,该温度感测模块用以输出一现场温度值至该微电脑,其中该现场温度值为该温度感测模块检测该控制场域的温度;及
一群组电阻继电器,电性连接于该微电脑,其中若达该警戒值,该群组电阻继电器依据一调整条件以传输一动态电阻值至该微电脑,该微电脑用以将该动态电阻值传输至该至少一耗电设备以调控相对应的该耗电设备的温度;
其中所述依据该调整条件为该微电脑计算该现场温度值与一动态温度值的差值,以获得一温差值,且该微电脑依据该温差值及该原设温度值而得到一新动态温度值,该新动态温度值与该动态电阻值呈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78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