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46502.5 | 申请日: | 201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6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紫外 催化 氧化 装置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对高盐高有机物进行处理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印染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产生大量废水,废水含盐量可达4000 mg/L以上,COD通常达到1000 mg/L以上,部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B/C值低于0.2。因此,采用单一的物化或生化工艺难以保证出水达标及满足回用的要求。
特别是,医药化工生产的废水含盐量可达5000 mg/L以上,COD通常达到30000 mg/L以上。由于很高的盐分直接降低了臭氧高级氧化和电解氧化的效率,从而导致运行成本高,COD降解量少,高盐分也无法实现生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存在的现状,提供一种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所述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下部填充纳米二氧化钛填料;所述壳体内设置紫外线照射装置;所述壳体上部设置进水口,所述壳体下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微孔膜组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微孔膜组器的上部设置产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微孔膜组器的出水口与壳体的上部设置的回流口相连通。在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在通入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废水中添加纳米磁性催化颗粒,从而使得该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具有电磁特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为大功率无极紫外灯,在水中不需要额外设置石英套管杀菌灯具。
优选地,所述大功率无极紫外灯设有镇流器,所述镇流器设置在壳体外部,镇流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大于为24000小时。
优选地,所述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内衬PTEF抗氧化性材料用于防止壳体发生腐蚀。
优选地,所述壳体下部的出水口与微孔膜组器的入水口之间设置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微孔膜组器的下部设置曝气孔。
优选地,所述微孔膜组器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或平板式膜组件。
优选地,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材质为PVDF或PTEF或PES。
优选地,所述微孔膜组器中所采用膜的截留分子量为不大于50 KDa。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应用。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应用,基于前面所述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将废水通入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进水口,同时在进水口中添加纳米磁性催化颗粒,混有纳米磁性催化颗粒的废水经过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后,经过过滤器流入微孔膜组器中,微孔膜组器下部设置的曝气孔中通入气体进行曝气;微孔膜组器截留废水中混有的纳米磁性催化颗粒并先后经微孔膜组器的出水口、壳体上设置的回流口回流至壳体内继续处理,经处理后的产水通过微孔膜组器的产水口排出。优选地,在废水通入至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也可以适当地升高温度,促进催化氧化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耦合了物化处理和膜处理技术,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充分降低了废水中COD含量,使得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出水中COD含量小于1000 mg/L,从而达到生化处理标准;
(2)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采用纳米磁性催化颗粒与紫外线照射装置来处理高COD废水,与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相比,处理效果好,吨水处理成本低,实现了难降解COD的降解,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3)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通过曝气孔的设置,有效的防止微孔膜组器内膜丝污堵,提高微孔膜组器的分离效率;
(4)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实现了难降解COD的降解,使不可直接生化处理的废水可以进行生化处理,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及节省了废水达标排放处理的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和环保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磁紫外催化氧化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6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蓄电池回收用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脱硫废水喷雾干燥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