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随动小车上的红外测距引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5790.2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卢奭瑄;于婷;李伟华;刘苏葳;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随动小 车上 红外 测距 引导 方法 | ||
应用于随动小车上的红外测距引导方法,该方法利用红外测距传感器搭建的模块实时检测跟随对象的位置信息,以实现随动小车在一定范围内被移动物体引导;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小车上设置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以便搭成红外测距传感装置,(2)、在小车和跟随对象间建立二维坐标系统,传感器以一定的频率不断扫描相应范围,记录跟随对象的初始位置信息;(3)、小车根据变化的位置信息进行移动,以实现准确判断跟随对象的移动位置、方向、速度,实现随时跟随目标运动,且躲避前方障碍物的功能。本发明主要实现小车能准确判断目标对象的移动位置、方向、速度的目的,同时也实现随时跟随目标运动、且可躲避前方障碍物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红外测距传感器搭建的模块实时检测跟随对象的位置信息的技术,尤其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能被移动物体引导的随动小车。
背景技术
智能小车的控制方式有遥控、声控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着不能准确获取跟随对象的位置信息的弊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动小车上的红外测距引导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是一种红外测距传感器搭建的模块实时检测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的技术。
技术方案:
应用于随动小车上的红外测距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红外测距传感器搭建的模块实时检测跟随对象的位置信息,以实现随动小车在一定范围内被移动物体引导;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小车上设置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以便搭成红外测距传感装置,红外测距传感器基于三角测量原理,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光束,当遇到物体以后,光束会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被小车上的接收器接收,传感器利用CCD检测器对发射与接收之间的时间差数据进行检测到以后,计算获得偏移值,由信号处理器处理以电压的形式输出,利用三角关系和几何关系计算得到传感器到物体的距离;
(2)、利用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在小车上搭成的红外测距传感装置,在小车和跟随对象间建立二维坐标系统,传感器以一定的频率不断扫描相应范围,记录跟随对象的初始位置信息,当跟随对象移动时,变化的位置信息输出变化的电压值,小车得传感器到跟随对象的位置信息的变化;
(3)、再采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将传感器测得的变化的电压模拟量信息转换为与其相应的数字量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根据预先的程序设定,小车与物体始终保持初始位置,所以小车根据变化的位置信息进行移动,以实现准确判断跟随对象的移动位置、方向、速度,实现随时跟随目标运动,且躲避前方障碍物的功能。
(2)步骤中通过多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所测得的随动小车与目标对象距离建立二维坐标系,判断目标对象所在位置、方向,实现随动小车的随动性。
为了使红外测距传感装置能检测到跟随对象的范围最大,需要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够扫描的重叠的面积最大;
具体操作如下:
①、以小车的左边和上边为X、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A、B的摆放位置为根据红测距射程范围最小为10厘米确定A传感器放置在圆心,B传感器放置Y轴下方距离原点10厘米处;
②、根据计算可知,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A、B最大允许角度相同时,A、B传感器的重叠面积最大;
③、确定A、B传感器的摆放角度,d为90°,此刻A、B的重叠面积为0;将传感器A顺时针旋转,重叠面积增加,直到d为135°,传感器A、B右侧边完全重合,此时重叠面积最大;当传感器A继续顺时针旋转,重叠面积将逐渐减小。
④结合以上步骤中得出的结果:
以B为圆心的圆的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