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喷油嘴阀体的渗碳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5532.4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江;李阳;黄宗泽;江运宏;黄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8;C22C33/04;C21D8/06;C21D1/32;C21C7/06;C21C7/10;C21D1/18;C21D6/04;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油嘴 渗碳钢 阀体 制备 棒材 退火 油嘴 淬火热处理 碳化物颗粒 珠光体组织 轧制 表面光亮 钢包精炼 连续浇注 线材拉拔 预备组织 切削 初炼 开孔 球化 渗碳 线材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油嘴阀体的渗碳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有如下主要元素:碳、锰、铜、铬、镍、硫、铝、氮和铌。该渗碳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初炼;钢包精炼;连续浇注;轧制棒材或线材;将所述棒材或线材拉拔至表面光亮。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喷油嘴阀体用钢经过经退火后获得球化珠光体组织,硬度碳化物颗粒细小均匀,硬度185~210HBW,便于油嘴阀体的切削、开孔加工,同时为后续的渗碳和淬火热处理提供预备组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材料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喷油嘴阀体的渗碳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892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柴油发动机飞速发展。柴油发动机的“心脏”即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嘴是关键的部件,油泵内的高压燃油即通过喷油嘴直接喷射到柴油机的燃烧室,因此喷油嘴承受着高温、高压和磨损的复杂工况。喷油嘴阀体在≥160Mpa的油压作用下,针阀在阀体内以每分钟上千次上下跳动的频率,来达到供给均匀雾化的燃油目的,同时受到气缸工作温度的影响,针阀体的头部温度可达250~360℃,因此要求喷油嘴阀体应具有高的表面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抗回火性能、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和接触疲劳性能;并由于针阀体的制造工艺精细复杂,工艺流程长,也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切削性和磨削性能和一定的耐蚀性。特别是近年来高压共轨技术的实施,对喷油嘴用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喷油嘴阀体用钢的常用材料包括GCr15、18Cr2Ni4WA、25SiCrMoVA等。GCr15钢采用整体淬火,心部硬度很高,缺乏韧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球头脱落、破损而发生早期失效。同时,GCr15钢抗回火稳定性较差,易导致工作条件下硬度降低、耐磨性降低、尺寸发生变化、寿命降低,因此,不能满足柴油机不断向高增压、高速、大功率发展的需要。随着喷射压力的逐渐提高,为满足韧性的要求,开发了18Cr2Ni4WA、25SiCrMoVA渗碳钢作为喷油嘴的阀体,采用W18Cr4V或W6Mo5Cr4V2(简称6542)作为针阀。热处理工艺则相应地改成了气体渗碳。
目前,满足内燃机针阀体偶件使用要求的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强度≥1200Mpa、冲击韧性Aku≥60J),是含铬镍结构钢,如:高强度渗碳
17244-1钢(Rm≥1200Mpa),常用牌号为20Cr2Ni4A、18Cr2Ni4WA、15CrMn2SiMo等(见表1、表2成分、性能对比。)。其不足是:铬镍含量高使材料价格昂贵,同时机加工性能差,加工效率低,为了减少残余奥氏体量还需实施复杂的热处理工艺,尺寸稳定性差,抗回火稳定性不稳定,一般只在200℃左右回火。因此,尚不能适应内燃机向高速增压,大马力方向发展的需要。
表1渗碳钢成分对比(wt%)
表2几组铬镍渗碳钢性能与热处理工艺对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喷油嘴阀体用渗碳钢,即通过在钢中加入铬、镍、锰、铜、氮等合金元素并进行相应的成分设计;采用轻压下、电磁搅拌和高温均质化等工艺手段有效改善偏析;通过控制轧制、冷却和球化退火,获得获得耐腐蚀、晶粒细小、纯洁度高、强韧性性能优良的新型喷油嘴阀体用渗碳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喷油嘴阀体的渗碳钢,其包含有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
且铬元素与镍元素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3.8~4.1%,锰元素与硫元素的重量百分数之比为(20~40):1,铝元素与氮元素的重量百分数之比为(0.9~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