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5263.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万军民;汪坚;胡智文;王秉;彭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60 | 分类号: | A61L27/60;A61L27/30;A61L27/16;A61L27/22;A61L27/50;A61L27/54;C12P21/06;C07K14/435;C07K1/14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人工 皮肤 感受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聚乙烯醇加热溶解成水溶液,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加入乙醇得到聚乙烯醇溶液;
(2)提取丝素,并制备丝素溶液;
(3)以丝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搅拌,滴加丙三醇和戊二醛混合超声,形成均匀的丝素-聚乙烯醇混合溶液;
(4)对衬底硅基进行防粘处理:将单晶硅片放置于蒸发皿中,加入三甲基氯硅烷液体,封闭蒸发皿,在其中蒸发8-12min用来做不粘层;
(5)将丝素-聚乙烯醇混合溶液利用旋涂法成基底膜,作为导电的中间层,干燥;
(6)将成型好的基底膜在水蒸汽条件下揭下,并在40℃-80℃干燥和室温条件下吸湿重复处理3-5次;
(7)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在超声条件下逐滴滴加AgNO3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加入NaOH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值至11-12,然后将混合液在油浴下反应;
(8)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离心取沉淀物,接着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分别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
(9)将石墨烯-银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气相沉积法镀在处理过的基底膜上,得到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乙烯醇的醇解度小于摩尔分数88%,加热温度小于40℃,聚乙烯醇溶液浓度在6wt%-10wt%,乙醇加入的量为0.5wt%-5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丝素经过脱胶、离子液体中酶解、透析、冷冻干燥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丝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需在20℃-40℃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率为500r/min-1500r/min,搅拌时间为60min-120min,丙三醇的加入量为0.2wt%-1wt%,戊二醛的加入量为0.2wt%-1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丝素-聚乙烯醇混合溶液需经过超声震荡处理20min,并利用冷冻干燥法成膜。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基底膜需经过后处理,处理方法为,将干燥后的纳米纤维样品在1MPa气压下处理10-3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石墨烯通过气相沉积法或机械剥离法得到。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0.1-1mol/L,AgNO3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滴加的体积比为0.5-2;NaOH溶液为0.1mol/L,油浴温度为40℃-80℃,反应时间为20-5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离心洗涤的条件为3000-8000rpm离心2-5次,每次离心2-5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附柔性人工皮肤感受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气相沉积条件为石墨烯气体用氩气稀释至2%,流量控制在100-250mL/min,生长温度为100-200℃,反应气压为50-100Pa,生长时间为1-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2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网支撑装置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化制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