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5165.8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韩云婷;杨利香;陈海燕;钱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38/00;C04B111/40;C04B111/8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韩国辉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废弃 混凝土 环保 全透型 透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按质量百分数,将80~93%的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5%~15%的可降解废弃塑料粒子和2%~7%的水厂淤泥干燥球粒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部分拌合水,至骨料表面湿润;
(2)、依次加入胶凝材料以及剩余拌合水和外加剂的混合液,直至拌合物表面发亮后停止搅拌,其中胶凝材料与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质量比为1:3~1:5;
(3)、按照多孔水泥稳定层、透水下面层、透水上面层的顺序依次铺设,经压制,得到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
所述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包括将废旧混凝土破碎筛分后,得到的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5mm和4.75mm~26.5mm中的至少三种颗粒级配的再生骨料;其中,所述多孔水泥稳定层选用4.75mm~26.5mm级配,所述透水下面层选用4.75mm~9.5mm级配或9.5mm~16.5mm级配,所述透水上面层选用2.36mm~4.75mm级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4.75mm~9.5mm级配或9.5mm~16.5mm级配进行强化剂强化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剂为甲基硅酸钾或水玻璃中的一种,质量浓度百分数为3%~45%,强化时间为3~8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高效减水剂,所述高效减水剂为高效聚羧酸减水剂或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质量占比为胶凝材料的0%~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整个搅拌时间不超过3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中整个搅拌时间为2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上面层内添加有有色颜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颜料为氧化铁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选自水泥、矿粉和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一种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数,将80~93%的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5%~15%的可降解废弃塑料粒子和2%~7%的水厂淤泥干燥球粒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加入部分拌合水,至骨料表面湿润;
(2)、依次加入凝胶材料以及剩余拌合水和外加剂的混合液,直至拌合物表面发亮后停止搅拌,其中胶凝材料与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质量比为1:3~1:5;
(3)、按照多孔水泥稳定层、透水下面层、透水上面层的顺序依次铺设并压制;
其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包括将废旧混凝土破碎筛分后,得到的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5mm和4.75mm~26.5mm中的至少三种颗粒级配的再生骨料;所述多孔水泥稳定层选用4.75mm~26.5mm级配,所述透水下面层选用4.75mm~9.5mm级配或9.5mm~16.5mm级配,所述透水上面层选用2.36mm~4.75mm级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4.75mm~9.5mm级配或9.5mm~16.5mm级配进行强化剂强化的步骤;所述强化剂为甲基硅酸钾或水玻璃中的一种,质量浓度百分数为3%~45%,强化时间为3~8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质量占比为胶凝材料的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1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