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5071.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远;侯昆鹏;刘昭;杜清波;王井富;全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0 | 分类号: | G01V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枪 激发 状态 实时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枪震源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过渡带、海洋地震勘探中,气枪震源因具有绿色环保、重复性好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过渡带、海洋地震勘探中应用最广泛的震源之一。
在基于气枪震源的海洋地震勘探中,为实现质量控制,一般需要对气枪属性、近场子波等进行采集和监控。以近场子波为例,在拖缆数据采集方式中,近场子波数据来源可根据拖缆回传到仪器的SEG-D或SEG-Y单炮数据的辅助道获取,然后借助于一些商用专业软件实现对的采集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控。然而,对于海底节点Ocean Bottom Node,OBN)数据采集方式,由于其采集的数据独立存储在海底节点中,该数据只能在打捞出节点后,再通过室内下载生成道集数据,因此,此种情况下无法实现对近场子波的实时监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气枪激发状态的实时监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包括:
实时从气枪控制器的通信接口获取当前炮对应的气枪属性数据,并实时获取所述气枪控制器生成的所述当前炮对应的近场子波数据;
确认所述气枪属性数据及所述近场子波数据是否满足对应预设要求;
在所述气枪属性数据或所述近场子波数据不满足对应预设要求时,对所述当前炮进行警告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实时从气枪控制器获取当前炮对应的气枪属性数据,包括:
按照预设控制协议,实时从气枪控制器的指定串口获取当前炮对应的气枪属性数据,将所述气枪属性数据进行解析并序列化到本地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实时获取所述气枪控制器生成的所述当前炮对应的近场子波数据,包括:
按照预设的文件存取路径,实时获取所述气枪控制器生成的当前炮对应的近场子波数据,并将所述近场子波数据本地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气枪属性数据包括:
气枪状态、延迟时、漏激、自激、放置深度、子阵压力和Spread值,所述Spread值为同一激发源中,激发首枪和激发末枪之间的时差。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确认所述近场子波数据是否满足对应预设要求,包括:
判断所述近场子波数据的最大振幅偏差、均方根振幅偏差和最小互相关系数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在所述确认所述气枪属性数据及所述近场子波数据是否满足对应预设要求之后,还包括:
实时将所述气枪属性数据和所述近场子波数据输出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对所述当前炮进行警告处理,包括:
将当前炮不满足对应预设要求的气枪属性数据及近场子波数据突出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实时将所述气枪属性数据输出显示,包括:
实时将所述气枪属性数据以平面图、柱状图、统计表或柱状图回放方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实时将所述近场子波数据输出显示,包括:
实时将所述近场子波数据排齐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排齐显示包括多道排齐显示、单道排齐显示和/或单炮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方法,所述对所述当前炮进行警告处理,还包括:
生成相应的警告信息并输出显示。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枪激发状态实时监控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从气枪控制器的通信接口获取当前炮对应的气枪属性数据,并实时获取所述气枪控制器生成的所述当前炮对应的近场子波数据;
数据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气枪属性数据及所述近场子波数据是否满足对应预设要求;
警告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气枪属性数据或所述近场子波数据不满足对应预设要求时,对所述当前炮进行警告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5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