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菊花翠芽绿茶制作用热风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3627.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胜英;徐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福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A23F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1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菊花 绿茶 制作 热风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茶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菊花翠芽绿茶制作用热风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菊花的烘干板,烘干板上开设有多个过风孔,每个过风孔处铰接有可翻开的可覆盖住过风孔的翻盖,烘干板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翠芽绿茶的筛网,烘干箱体的底壁上均匀开设多个进风孔,进风孔连接有导风管,还包括气泵,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的出气口与导风管连接,加热器的出气口处设有压力开关。本发明在同一个烘干箱体中对菊花和翠芽绿茶进行烘干,并对菊花烘干的热风风量进行了调节,防止菊花使用与翠芽绿茶同样烘干强度而过度干燥,让菊花具有少量水分,保持菊花的完整性,让菊花和翠芽绿茶同步烘干,烘干步骤更简单,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菊花翠芽绿茶制作用热风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烘干装置是用来蒸发掉茶叶中的水分,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因为茶叶揉捻后的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茶叶,会使茶叶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在锅壁上,所以烘干是制作绿茶时的重要步骤。
由于菊花和翠芽绿茶的烘干时间不同,在制作菊花翠芽绿茶时,现有的烘干设备需要将菊花和翠芽绿茶分开进行烘干,需要两套设备来实现,成本较大,烘干之后还要再进行混合,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对菊花和翠芽绿茶同时进行烘干的菊花翠芽绿茶制作用热风烘干装置。
本方案中的菊花翠芽绿茶制作用热风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所述烘干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菊花的烘干板,所述烘干板上开设有多个过风孔,所述每个过风孔处铰接有可翻开的可覆盖住过风孔的翻盖,所述烘干板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翠芽绿茶的筛网,所述烘干箱体的底壁上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连接有导风管,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出气口与导风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气口处设有压力开关。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进行菊花翠芽绿茶的烘干步骤时,气泵将空气泵入加热器内,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当加热器内的空气积累到一定量和空气被加热膨胀到一定限度时,热空气抵开压力开关进入导风管中,热空气冲出压力开关时形成热风,热风通过导风管进入烘干箱体中,由于筛网是呈网状结构的,热风可通过筛网对翠芽绿茶进行烘干,热风通过筛网后继续往上流动到烘干板处,因为烘干板上的过风孔处铰接翻盖,热风将翻盖吹开,热风通过翻盖翻开的孔隙吹出到菊花上,对菊花进行烘干。
当压力开关受到的压力减小后,压力开关关闭,暂时停止向烘干箱体内泵入热风,翻盖因为没有热风的作用而关闭,直到加热器中的热空气积累到足够打开压力开关时再进行烘干,如此反复,对翠芽绿茶和菊花进行间歇式的烘干。
由于烘干板上的过风孔有限,而且过风孔处铰接了翻盖,翻盖受到热风的吹动时,只能根据风力的大小打开有限的孔隙,热风风力越大,翻盖打开的角度越大,孔隙就越大,通过的热风风量就越多,通过热风风力大小的调节对菊花烘干的热风风量进行调节,避免菊花被过度干燥而缺乏韧性,防止菊花被轻易捏碎。
在翻盖翻开的同时,翻盖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使菊花可沿倾斜后的翻盖进行移动,将菊花向翻盖翻开的方向进行输送,可对菊花进行翻动,避免菊花单一方向受热而过得干燥。
热风通过位于烘干板下层筛网对翠芽绿茶进行烘干后,热风中会携带翠芽绿茶的香气对菊花进行烘干,增加了菊花中翠芽绿茶的香气。
在同一个烘干箱体中对菊花和翠芽绿茶进行烘干,并对菊花烘干的热风风量进行了调节,防止菊花使用与翠芽绿茶同样烘干强度而过度干燥,让菊花具有少量水分,保持菊花的完整性,让菊花和翠芽绿茶同步烘干,节省单独对菊花和翠芽绿茶进行烘干的设备,使制茶的烘干步骤更简单,节省成本。
进一步,所述过风孔的尺寸均小于菊花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福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福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支撑架、电子元件组件及电器组件
- 下一篇:液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