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外襟翼交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43247.9 | 申请日: | 201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1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田忠良;吴强;邬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4C9/20 | 分类号: | B64C9/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丁晓峰 |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襟翼 交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内外襟翼交联装置。该内外襟翼交联装置包括:活塞筒组件;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塞筒组件内,且相对于所述活塞筒组件径向固定、轴向可动;弧形楔形件,所述弧形楔形件固定于所述活塞筒组件的外侧上,所述弧形楔形件包括第一楔形挤压面;凹圈,所述凹圈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外侧上,所述凹圈包括第二楔形挤压面;当所述第一楔形挤压面与所述第二楔形挤压面接触时,产生轴向力以实现正向缓冲。本发明的内外襟翼交联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实现超行程正向缓冲功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外襟翼交联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机场跑道长度、起落架轮胎速度的限制以及为了提高飞机起降安全性,高升力装置在现代大型飞机设计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布置在机翼后缘舱的高度精密和复杂的运动机构和驱动系统,实现了高升力翼面在各气动构型/卡位之间的自由转换。驱动系统一般由动力输出单元、力矩传递线系和高传动比力/力矩输出作动器组成,作动器主要传力构件一般为高强度优质钢机加工而成,具有较高的耐久性机械性能,但抗疲劳和初始缺陷裂纹扩展性能较差。在飞机运营过程中不拆卸和分解作动器情况下,地面维护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损伤检查。适航规章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对此类系统的单一故障加以考虑(并无论其故障发生概率多低),须确保系统故障后飞机仍然具有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能力。
每块后缘襟翼一般具有两个以上驱动作动器,当其中某一作动器发生脱开故障时,翼面将产生较大程度的倾斜(主要表现为翼面端肋弦向运动),当这种变形位移过大时,两侧机翼将产生超出飞机配平能力的滚转力矩,从而妨碍飞行安全。在内外襟翼之间布置一个沿襟翼弦向单自由度作动器即内外襟翼交联装置,可起到降低故障翼面过度倾斜和提供翼面辅助约束的作用,进而确保系统故障后飞机仍然具有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能力。
然而,现有技术的内外襟翼交联装置一般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内外襟翼交联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内外襟翼交联装置,其能实现超行程正向缓冲功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容易。
本发明的以上目的通过一种内外襟翼交联装置来实现,该内外襟翼交联装置包括:
活塞筒组件;
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塞筒组件内,且相对于所述活塞筒组件径向固定、轴向可动;
弧形楔形件,所述弧形楔形件固定于所述活塞筒组件的外侧上,所述弧形楔形件包括第一楔形挤压面;
凹圈,所述凹圈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组件的外侧上,所述凹圈包括第二楔形挤压面;
当所述第一楔形挤压面与所述第二楔形挤压面接触时,产生轴向力以实现正向缓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内外襟翼交联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实现超行程正向缓冲功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容易。
较佳的是,所述活塞筒组件在其内侧中部设有活塞筒锯齿,所述活塞杆组件在其外侧两端设有活塞杆锯齿,其中,当所述第一楔形挤压面与所述第二楔形挤压面接触时,还产生径向力,以将所述活塞筒锯齿和所述活塞杆锯齿抱紧,实现逆向锁死。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内外襟翼交联装置能起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能实现超行程逆向锁死功能。
较佳的是,所述活塞筒组件是三块分离式中部外凸的活塞筒组件,所述活塞筒组件具有径向弹性变形能力。
较佳的是,所述内外襟翼交联装置还包括:
轴向行程止动件,所述轴向行程止动件固定于所述活塞筒组件的外侧上;
探测传感器,所述探测传感器固定于所述轴向行程止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3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防爆盖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箱和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