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龙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2578.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5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娟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2;A23K10/26;A23K20/105;A23K20/142;A23K20/158;A23K20/20;A23K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2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饲料 制备 鱼油 超微粉碎 抗病能力 原料组成 质量稳定 微量元素 适口性 中药粉 氨基酸 花粉 鱼粉 胆碱 豆粕 骨粉 烘干 膨化 入水 造粒 食盐 面粉 | ||
本发明属于鱼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鲟龙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鲟龙鱼饲料由以下重份原料组成:豆粕12‑25份、面粉15‑25份、鱼粉25‑35份、鱼油6‑10份、骨粉12‑22份、中药粉3‑10份、花粉5‑8份、氨基酸1‑6份、微量元素2‑5份、食盐3‑8份、胆碱0.3‑1.5份;经混合搅拌、超微粉碎、烘干、膨化、造粒后制得鲟龙鱼饲料。本发明的鲟龙鱼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入水后不易分散,且能提高鲟龙鱼抗病能力,具有成本低、养分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鲟龙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江河湖泊水电站的设立与船闸的建成,严重的影响了鲟龙鱼的自我觅食渠道,致使鲟龙鱼等珍稀特种水产濒临灭绝地步。鲟龙鱼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脑黄金与B族维生素),受到广大美食家的好评,是食品中的上等美味佳肴。国际上,美国、德国由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对鲟龙鱼的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研究,我国科研工作者也在七八十年代开始了特种水产的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效的增进了鲟龙鱼的养殖的发展。但在一些关键性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配方与工艺流程中,还没有取得更大突破。国内现在鲟龙鱼人工养殖量达4000万尾左右,需要饲料2万吨以上,饲料来源主要是进口饲料占60份以上,进口饲料价格较高,约11500元/吨,花费大量的外汇资源,国内也有部分企业也开始生产特种水产配合饲料,但远不能达到鲟龙鱼生长所需,而且饲料利用率差,资源浪废很大,甚至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为了鲟龙鱼等特种水产资源的保护、最大限度地普及特种水产的养殖和丰富人民的菜蓝子,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优质特种水产饲料巳迫在眉睫。
目前,市面上的鲟龙鱼饲料存在着营养功能单一、适口性差,水稳定性差易造成水质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鲟龙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鲟龙鱼饲料,由以下重份原料组成:豆粕12-25份、面粉15-25份、鱼粉25-35份、鱼油6-10份、骨粉12-22份、中药粉3-10份、花粉5-8份、氨基酸1-6份、微量元素2-5份、食盐3-8份、胆碱0.3-1.5份。
所述鲟龙鱼饲料由以下重份原料组成:豆粕18-23份、面粉20-23份、鱼粉27-30份、鱼油8-10份、骨粉16-19份、中药粉6-8份、花粉7-8份、氨基酸4-5份、微量元素3-5份、食盐6-8份、胆碱0.8-1.2份。
所述鲟龙鱼饲料由以下重份原料组成:豆粕21份、面粉23份、鱼粉29份、鱼油8份、骨粉17份、中药粉8份、花粉7份、氨基酸5份、微量元素3份、食盐6份、胆碱1.2份。
所述中药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辣木籽壳12-26份、黄芪8-15份、金银花10-13份、黄芩5-9份、马齿苋2-8份、大蒜2-5份、鱼腥草1-3份。
所述中药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辣木籽壳、黄芪、金银花、黄芩、马齿苋、大蒜、鱼腥草分别粉碎至100-120目,然后按比例混合得到中药混合粉,再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7的比例混合后加热至96-115℃,熬制15-30min后过滤,干燥至含水量≤3%即得到中药粉。
所述微量元素含铜、铁、锌、锰中的至少两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鲟龙鱼饲料的制备方法:
S1:按配方称量各原料,将豆粕、面粉、鱼粉、鱼油、骨粉、中药粉、花粉、氨基酸、微量元素、食盐、胆碱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料;
S2:上述混合料进行超微粉碎,然后在60-85℃烘干10-30min;
S3:烘干后的混合粉在55-70℃进行膨化处理,膨化时间为50-60min,然后造粒制得鲟龙鱼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娟,未经黄海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2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