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电路、脉冲电源和电磁发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42025.5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堃;于歆杰;李臻;班瑞;常馨月;黄松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9/04 | 分类号: | H02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06 | 代理人: | 孙岩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电路 电源 电磁 发射 装置 | ||
1.一种脉冲电路,包括:
脉冲电路正输出端(11)和脉冲电路负输出端(12);
至少一电感模块(20),所述电感模块(20)包括与所述脉冲电路正输出端(11)电连接的电感正输出端(21)和与所述脉冲电路负输出端(12)电连接的电感负输出端(22),所述电感模块(20)用于通过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和所述电感负输出端(22)输出能量;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电容模块(30),所述电容模块(30)包括:
与所述脉冲电路正输出端(11)电连接的电容正输出端(31)和与所述脉冲电路负输出端(12)电连接的电容负输出端(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包括:
能量回收电路(50),所述能量回收电路(50)通过所述电容正输出端(31)和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回收所述电感模块(20)的能量,所述能量回收电路(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容正输出端(31)和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相连;
充电电路(40),所述充电电路(40)通过所述电容正输出端(31)和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输出能量,所述充电电路(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容正输出端(31)和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电路(50)包括:
串联于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和所述电感负输出端(22)之间的第一电容(110)、第一晶闸管(210),所述第一晶闸管(210)的阳极与所述电容正输出端(31)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40)包括:
串联于所述电容正输出端(31)和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之间的第一电感(310)和第一二级管(410),所述第一二级管(410)的阳极与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电连接;
第二晶闸管(220),所述第二晶闸管(220)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晶闸管(210)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闸管(220)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410)的阴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模块(20)包括:
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源(510)和开关(600),所述第一电源(510)的脉冲电路负输出端与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电连接;
并联连接的第二二极管(420)与第三晶闸管(230);
第二电容(120),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420)和所述第三晶闸管(230)串联并与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电连接,所述开关(600)连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420)的阴极、所述第三晶闸管(230)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源(510)的脉冲电路正输出端之间;
第二电感(320)与第三电感(330),异名端连接并串联在所述第三晶闸管(230)的阳极与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之间;
第三二极管(430),阴极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感(320)与所述第三电感(330)之间,所述第三二极管(430)的阳极与所述电感负输出端(22)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模块(20)包括:
串联连接的第二电源(520)和第四晶闸管(240),所述第二电源(520)的脉冲电路负输出端与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520)的脉冲电路正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晶闸管(240)的阳极电连接;
并联连接的第四二极管(440)和第六晶闸管(260);
第三电容(130),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440)和第六晶闸管(260)串联,并与所述电感正输出端(21)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440)的阴极与所述第六晶闸管(260)的阳极和所述第四晶闸管(240)的阴极电连接;
第四电感(340)和第五电感(350),异名端连接并串联在所述第四晶闸管(240)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电源(520)的脉冲电路负输出端之间;
第五晶闸管(250)、第四电容(140)和第五二极管(450),依次串联于所述第四电感(340)的两端,所述第五晶闸管(250)的阴极与所述第四晶闸管(240)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450)的阳极与所述电容负输出端(3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20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组合法的脉冲电流源
- 下一篇:三维压电悬臂梁振动能量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