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807.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芦靖宇;杨欣;周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9/40 | 分类号: | F27B9/40 |
代理公司: | 43008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长清;廖元宝 |
地址: | 4101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棒 检测 运动件 导轨 检测信号 断裂 检测系统 匀速运动 辊道 辊道方向 检测辊 对辊 滑轨 滑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包括导轨和控制单元,导轨沿辊道方向布置且位于辊棒被动侧,导轨上设置有运动件,运动件滑设于滑轨上做往复匀速运动,运动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辊棒的检测件,控制单元与检测件相连、用于根据检测件的检测信号判断辊棒是否断裂。本发明还相应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运动件在导轨上做往复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检测件实时对辊棒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辊棒时发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S02、控制单元根据相邻检测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判断辊棒是否断裂以及断裂辊棒的位置。本发明的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均具有操作简便以及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辊道炉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辊道炉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以及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辊棒是辊道炉的主要传动部件,虽然辊棒在材料及工艺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韧度、硬度、耐高温等各项指标都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时间在复杂的窑炉系统环境下运行,辊棒受到本身或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偶尔也会有断裂的现象发生。如果断裂的辊棒未及时发现、处理、更换,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引起匣钵倾覆、堆叠等情况的出现,最终导致窑炉堵塞和大面积的辊道受损,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辊道炉的良好运行状态,需要工人对辊棒的运行状态进行巡视,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不能保证发现辊棒断裂情况的及时准确。
现有的其他技术途径,如专利ZL201120373246.5《辊道窑断辊报警装置》采用在辊棒上方设置相互靠近的导线,辊棒断裂翘起时引发两根导线接触,触发报警。该装置简单,但无法定位断裂辊棒的具体位置。专利ZL201521051624.2《一种触碰式辊棒检测装置》采用在每个辊棒被动端安装辊棒压头,辊棒转动到某一角度时,压头与辊棒承托台上的金属触点接触,产生脉冲信号,长时间不产生脉冲信号的辊棒即为断裂辊棒,该装置能对断裂辊棒位置准确定位,但所需安装的装置数量和控制线较多。或者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但是工人频繁地对辊棒状态进行巡视,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辊棒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的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并相应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包括导轨和控制单元,所述导轨沿辊道方向布置且位于辊棒被动侧,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运动件,所述运动件滑设于滑轨上做往复匀速运动,所述运动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辊棒的检测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件相连、用于根据检测件的检测信号判断辊棒是否断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检测件为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包括回弹式顶杆,用于与正常的辊棒抵靠而产生检测信号。
所述检测件为距离传感器。
所述运动件包括速度可调的运动小车。
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行程开关相连,并根据行程开关的开关信号控制运动件的运动方向。
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报警器相连,用于在辊棒断裂时发出报警信号至报警器进行报警提示。
所述导轨布置在所述辊棒被动侧的下方。
本发明还相应公开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辊道炉的辊棒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所述运动件在所述导轨上做往复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检测件实时对辊棒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辊棒时发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
S02、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相邻检测信号的间隔时间以判断辊棒是否断裂以及断裂辊棒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