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普适性高强度特征的数字防伪编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40352.7 | 申请日: | 201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贺强宏;杨承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强宏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9/06;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邹翠;李斌 |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普适性高 强度 特征 数字 防伪 编码 方法 | ||
1.一种具有普适性高强度特征的数字防伪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定包括标记码统一的数据结构形态、标识码的标记方法、标记码内部字段的安全保证方法、标记码批量封装操作、标记码按需封装操作以及标记码解码操作的标记码编码方法;
构建为提升标记码标记过程的效率和提供实时标记能力的数字配对算法;
构建包括对标记码的基础验证和加强验证的数学验算方法;
其中,标识码的标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1、判断需要生成的标识码类型,如果为外装单码,则将码类标识设定为1;如果为内装单码,则将码类标识设定为2;如果为外码,则将码类标识设定为3;如果为内码,则将码类标识设定为4;如果为父码,则将码类标识设定为5;如果为子码,则将码类标识设定为6;
c2、利用配对码生成算法,获得10位配对标识;
c3、利用随机数产生法,生成一个六位随机数,获取到商品标记;
c4、将10位配对标识、6位商品标记和1位码类标识组合形成商品标识码;
所述数字配对算法包括配对码生成算法和配对码解码算法,其中:
配对码生成算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获取4位数的配对原值M0;
a2、产生一个1位随机数N1,且N1不为0,取M0÷N1的整数M1和余数L1;
a3、产生一个1位随机数N2,且N2不为0,取M1÷N2的整数M2和余数L2;
a4、产生一个1位随机数N3,且N3不为0,取M2÷N3的整数M3和余数L3;
a5、判断M3的位数是否小于4位,若是,则将M3转换为4位字符后进入步骤a6,若否,则直接进入步骤a6;
a6、将N1、L1、N2、L2、N3、L3和M3进行组合,得到配对码;
配对码解码算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取得10位数的配对码,将配对码分解为N1、L1、N2、L2、N3、L3和M3,其中,N1为第1位数,L1为第2位数,N2为第3位数,L2为第4位数,N3为第5位数,L3为第6位数,M3为第7至10位数;
b2、根据算法M0=N1×(N2×(N3×M3+L3)+L2)+L1得到配对原值;
所述标记码统一的数据结构形态的制定方法为生成以二维码为展现形式的主体码和以数字码为展现形式的辅助码构成的标记码;所述主体码为由前缀信息、密钥信息、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共同构成的变长数字结构,以符号“|”作为信息分隔;辅助码是由数字1开始的顺序自然数,最大值为该批标记码的生产量;
标记码内部字段的安全保证方法包括对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进行加密以及对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进行解密;其中:
对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进行加密的步骤如下:
d1、获得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形成的utf-8编码字符串X;
d2、产生一个0-180的随机数A、一个0-9的随机数B、一个0-9的随机数C,将A、B、C组合成为加密密钥;
d3、判断随机数B是否为奇数,若是,则先对X中的每一个编码段整体进行+A位偏移得到X1,进入步骤d4;反之,则进行-A位偏移得到X1,进入步骤d4;
d4、对X1的每一个编码段的第一码位进行+B位的偏移,对X1的每一个编码段的第二码位进行+C位的偏移,得到X2;
d5、将步骤d2中的加密密钥与步骤d4中得到的X2进行组合后输出;
对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进行解密的步骤如下:
e1、取得密钥信息k,将密钥信息分解为A、B和C三个数字,其中C为k的最后位,B为k的倒数第二位,A为k的第一和第二位;
e2、将密文X的每一个编码段的第一码位进行-B的偏移,第二码位进行-C的偏移,获得X1字符串;
e3、若B是奇数,则对X1中的每一个编码段整体进行-A位偏移得到X2,反之,则进行+A位偏移得到X2;
e4、将X2按照utf-8标准完成字符转换,得到码内部信息;
标记码批量封装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f1、对该批量产品随机产生一个4位数作为配对原值,并设定批量值;
f2、将商品的品牌特征信息、商品特征信息、生产特征信息、消费特征信息和使用特征信息进行组合,形成业务数据集合;
f3、将业务数据集合转换成utf-8编码的字符串;
f4、将步骤f3中转换成的字符串和在标识码的标记方法中得到的商品标识码进行组装构成内数据;
f5、将品牌编码、品种编码、批量号和商品标识码进行组合,判断是否已经生成过,若是,则重新进入步骤f4;若否,则进入步骤f6;
f6、将步骤f5的结果进行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的加密,形成带密钥的实体封装数据;
f7、将步骤f6中形成的实体封装数据与前缀信息进行组合,形成膜数据;
f8、将步骤f7中形成的膜数据进行二进制转换,形成可应用于二维码的数据结构;
f9、根据批量情况,使用计数器给当前值一个序列号,序列号为n+1,序列起始为1,并与步骤f6中的实体封装数据进行组合,成为一个组合码;
f10、判断当前序列号是否等于批量值,若是,则结束;若否,则重新进入步骤f4;
标记码解码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g1、取得标记码的二进制数据流,并转换为16进制的utf-8数据格式;
g2、根据分割符号规则,取出标记码的前缀信息和密钥信息;
g3、对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进行解密,将内部数据进行还原为业务数据集合和标识码;
g4、根据标识码中码类字段的定义,将业务数据集合和标识码按照商品标记码的结构定义进行还原,获得标记码的所有信息;
标记码按需封装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h1、取得散装商品的父码,根据标记码解码操作获得解码后的数据集;
h2、判断码类标识是否为5,若是,则进入步骤h3;反之,则判断为码类型不符,结束流程;
h3、取得父码的配对码,根据配对码解码算法得到配对原值;
h4、设定码类标识为6,根据标识码的标记方法得到商品标识码;
h5、将品牌编码、品种编码、批量号与步骤h4中取得的商品标识码进行组合,判断是否已经生成过,若是,则重复步骤h4;反之,则进入步骤h6;
h6、根据散装零售的交易情况,获得商品单价、重量、交易金额、销售日期、顺序号、已售商品特征信息和消费特征信息;
h7、将步骤h1获得的数据集中的业务数据增加或替换成h5步骤中的信息;
h8、将商品业务数据集合转换成utf-8编码的字符串;
h9、将步骤h4和步骤h7的结果进行组装构成内数据;
h10、将步骤h6的结果进行业务数据集合和产品码数据集合的加密,形成带密钥的实体封装数据;
h11、将步骤h7的结果与前缀信息进行组合,形成膜数据;
h12、将步骤h8的结果进行二进制转换,形成可应用于二维码的数据结构;
h13、将顺序号与步骤h10的结果进行组合,成为一个组合码;
所述标记码的基础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i1、获取需验证的商品标记码,利用标记码解码操作进行解码,并判断是否解码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2;反正,则认定该码为伪码;
i2、判断前缀信息是否合法,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3;反之,则认定该码为伪码;
i3、判断商品标记码是否能取得该码的状态信息,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4;反之,则认定该码为伪码;
i4、判断商品标记码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5;反之,则认定该码为码异常,并取得码失效、码过期以及码锁定的异常状态;
i5、判断企业编码是否有对应的信息,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6;反之,则认定该码为伪码;
i6、判断产品类型编码是否有对应的信息,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7;反之,则认定该码为伪码;
i7、判断商品编码是否有对应的信息,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8;反之,则认定该码为伪码;
i8、判断码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9;反之,则认定该码为废码;
i9、判断码是否被设定为锁定状态,如果否,则进入步骤i10;反之,则认定该码为已锁定;
i10、判断码使用状态是否在使用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11;反之,则认定该码为无效码;
i11、判断产品是否处于有效期内,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12;反之,则认定该商品为过期商品;
i12、判断码生成时间与商品生产时间之间是否合理,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13;反之,则认定该码为逾期码;
i13、判断码是否被纳入跟踪处理,如果否,则进入步骤i14;反之,则在跟踪记录中增加一次追踪值;
i14、判断销售渠道是否与实际扫码位置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15;反之,则认定该码为可疑码;
i15、判断码的所有信息与留档信息是否完全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16;反之,则认定该码为可疑码;
i16、判断码是否为可疑码,如果否,则进入步骤i17;反之,则进行商品信息人工核对;
i17、判断码类标识是否为5,如果是,则进入步骤i20;反之,则进入步骤i18;
i18、记录扫码行为,将扫码时间、GIS、用户以及商品标记码扫码方式进行记录,进入步骤i19;
i19、判断码是否存在多条多用户扫码记录,如果否,则进入步骤i20;反之,则根据不同码类型定义的被仿冒规则标记该码为已被仿冒;
i20、基本验证结束,将码信息、验证结果和扫码动作信息进行记录留档;
所述标记码的加强验证包括对内外码外码的加强验证、对内外码内码的加强验证、对内外码配对的加强验证、对父子码父码的加强验证以及对父子码子码的加强验证;判断码类标识的值,如果为3,则进行对内外码外码的加强验证;如果为4,则进行对内外码内码的加强验证;如果为5,则进行对父子码父码的加强验证;如果为6,则进行对父子码子码的加强验证;如果分别存在一个外码和一个内码,则进行对内外码配对的加强验证;
对内外码外码的加强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j1、判断该码是否已经被记录为内码配对,如果否,则进入步骤j2;反之,则判定该码为已被仿冒,调减真品率,进入步骤j5;
j2、判断扫码的地理位置与渠道区域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j3;反之,则标记该码为可疑码,调减真品率,进入步骤j5;
j3、判断扫码的地理位置与该码所有扫码位置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j4;反之,则标记该码为可疑码,调减真品率,进入步骤j5;
j4、判断该码是否存在有多人多地扫码情况,如果是,则标记该码为可疑码,调减真品率,进入步骤j5;反之,则进入步骤j6;
j5、若码标记为可疑码,则根据调减原因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对应分值的调减;若码标记为已被仿冒,则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直接降级处理,进入步骤j6;
j6、检查该商品所有码的扫码情况,统计其各区域和渠道假冒情况;
j7、统计各销售商家使用商品标记码的商品种类及投诉情况,对不同的商品投诉类型进行评分,获得商家整体商品的真品率;
j8、内外码外码加强验证结束,将码信息、验证结果、综合评定结果和扫码动作信息进行记录留档;
对内外码内码的加强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k1、判断该码是否存在被他人占用的情况,如果否,则标记该码为已占用,进入步骤k3;反之,则标记该码为重复占用,调减真品率,进入步骤k4;
k2、根据时间、销售渠道、发生区域和提供资料的完整度进行综合评定占用归属,并判断本次所扫商品标记码是否可疑,如果否,则进入步骤k3;反之,则继续根据可疑商品码仿冒判断规则进行判定,且判定结果为已被仿冒或可疑码,进入步骤k4;
k3、增加销售商家的信用分值,进入步骤k5;
k4、若码标记为可疑码,则根据调减原因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对应分值的调减;若码标记为已被仿冒,则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直接降级处理,进入步骤k5;
k5、检查该商品所有码的扫码情况,统计其各区域和渠道假冒情况;
k6、统计各销售商家使用商品标记码的商品种类及投诉情况,对不同的商品投诉类型进行评分,获得商家整体商品的真品率;
k7、内外码内码加强验证结束,将码信息、验证结果、综合评定结果和扫码动作信息进行记录留档;
对父子码父码的加强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l1、获取该父码绑定的商家信息,并根据扫码位置判断商家信息是否匹配,如果是,则进入步骤l3;反之,则判定为已被仿冒,进入步骤l2;
l2、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直接降级处理,进入步骤l3;
l3、检查该商品所有码的扫码情况,统计其各区域和渠道假冒情况;
l4、统计各销售商家使用商品标记码的商品种类及投诉情况,对不同的商品投诉类型进行评分,获得商家整体商品的真品率;
l5、父子码父码加强验证结束,将码信息、验证结果、综合评定结果和扫码动作信息进行记录留档;
对父子码子码的加强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m1、判断该码是否存在被他人占用的情况,如果否,则标记该码为已占用,进入步骤m3;反之,则标记该码为重复占用,调减真品率,进入步骤m2;
m2、根据时间、销售渠道、发生区域和提供资料的完整度进行综合评定占用归属,并判断本次所扫商品标记码是否可疑,如果否,则进入步骤m3;反之,则继续根据可疑商品码仿冒判断规则进行判定,且判定结果为已被仿冒或可疑码,进入步骤m6;
m3、取得子码中的商品数量、序列数以及本批次已售数信息与存档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进入步骤m4;反之,则判定为已被仿冒,进入步骤m6;
m4、取得该商品已销售数量,判断是否大于本批数量信息,如果小于,则进入步骤m5;反之,则标记该码为可疑码,进入步骤m6;
m5、增加销售商家的信用分值,更新本批次已销售数量数据,进入步骤m7;
m6、若码标记为可疑码,则根据调减原因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对应分值的调减;若码标记为已被仿冒,则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直接降级处理,进入步骤m7;
m7、检查该商品所有码的扫码情况,统计其各区域和渠道假冒情况;
m8、统计各销售商家使用商品标记码的商品种类及投诉情况,对不同的商品投诉类型进行评分,获得商家整体商品的真品率;
m9、父子码子码加强验证结束,将码信息、验证结果、综合评定结果和扫码动作信息进行记录留档;
对内外码配对的加强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n1、核对内外码配对原值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进入步骤n2;反之,则将内码和外码都判定为已被仿冒,进入步骤n3;
n2、记录内外码配对结果,修改两个码的状态为已占用,进入步骤n4;
n3、对商家的真品率进行直接降级处理,进入步骤n4;
n4、检查该商品所有码的扫码情况,统计其各区域和渠道假冒情况;
n5、统计各销售商家使用商品标记码的商品种类及投诉情况,对不同的商品投诉类型进行评分,获得商家整体商品的真品率;
n6、内外码配对加强验证结束,将码信息、验证结果、综合评定结果和扫码动作信息进行记录留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强宏,未经贺强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03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场营销客户实时追踪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