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相微萃取‑异味分析系统检测酱菜厂无组织排放异味物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9583.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占啟;胡冠九;王荟;朱冰清;陈素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相微 萃取 异味 分析 系统 检测 酱菜 组织 排放 物质 方法 | ||
1.固相微萃取-异味分析系统检测酱菜厂无组织排放异味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酱菜厂无组织排放异味物质,并采用异味分析系统配置的岛津Off-Flavor异味化合物的MRM方法参数和感官信息对异味物质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
(1)样品采集:采用固相微萃取纤维在采样点直接萃取酱菜厂无组织排放异味物质,或采用气体采样法采集酱菜厂无组织排放异味物质,然后再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萃取;
(2)使用岛津Off-Flavor异味分析系统中配置的GC-MS/MS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固相微萃取纤维的解析条件:进样口温度250~300℃,解析时间为5min;色谱条件:选择极性的WAX毛细色谱柱,色谱柱长度大于10m,进样口温度为300℃,程序升温:50℃保持5min,以10℃/min升温至250℃保持10min;质谱条件:电离方式选择EI源,电离电压为70eV,离子源温度为200℃,传输线温度为250℃;根据异味分析系统中异味化合物的MRM方法参数,对异味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3)异味物质的解析:根据系统数据库中登记的异味化合物的气味特征和臭气阈值,并结合样品的半定量分析的结果,将估算出的异味物质的浓度与其臭气阈值进行比较,确认样品中的浓度是否高于臭气阈值,从而解析引起异味的主要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固相微萃取纤维的涂层为PDMS-DVB、PDMS-DVB-CAR或CAR-PDMS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萃取时间为2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用固相微萃取纤维在使用前先进行老化处理,老化温度为250~300℃,载气的体积流量为1.5ml/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气体采样容器采用气体采样袋或苏码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95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