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防撞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9129.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段会强;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18;B60R19/22;B32B15/01;B32B15/20;B32B3/12;B32B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李江,张俭伟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防撞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简易多级缓冲防撞机构,属于防撞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也几乎成了每个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然而大批量的车辆上路事故频发,给道路施工人员安全及作业工程车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此,防撞装置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交通防撞装置多为一次性装置,不能拆除更换,碰撞后即完全报废。且重量较大,对撞击中的碰撞能量吸收较少,不能够很好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多级缓冲机构,可以更容易的更换内部缓冲模块的机构;结构合理、重量轻,对撞击中碰撞能量可以极大的吸收,吸收能力强;能有效应对各种程度的撞击,更好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可轻松拆卸、换装;可根据具体损坏部件,选择性的更换防撞机构或防撞模块,有效的解决了一套设备仅防撞一次的劣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缓冲防撞机构,包括弧形框碰撞吸能装置和蜂窝体防撞模块。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蜂窝体防撞模块包括蜂窝吸能板,所述蜂窝吸能板包括单层蜂窝板。
进一步地,所述单层蜂窝板包括底板、第二环氧胶层、蜂窝芯层,所述蜂窝芯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底板,底板与蜂窝芯层之间由第二环氧胶层将其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芯层采用正六边形铝箔窝芯,铝箔厚度0.04~0.08mm,单个正六边形边长10~15mm,高度140~150mm。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体防撞模块包括第一防撞模块、第二防撞模块、第三防撞模块;
第一防撞模块固定在前钢架上且位于弧形框架的内侧;
第二防撞模块设置在后钢架前侧且位于弧形框架的内侧。
第三防撞模块设置在后钢架的尾部且位于弧形框架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撞模块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内设有蜂窝吸能板,所述蜂窝吸能板包括单层蜂窝板,所述单层蜂窝板设置有三层;
所述第二防撞模块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设有蜂窝吸能板,所述蜂窝吸能板包括单层蜂窝板,所述单层蜂窝板设置有三层;
所述第三防撞模块包括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设有蜂窝吸能板,所述蜂窝吸能板包括单层蜂窝板,所述单层蜂窝板设置有两层。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框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框架、前钢架、后钢架,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钢架和后钢架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框架包括两个上下水平放置的防撞圆管,防撞圆管的中心线半径为1500~1600mm。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上下水平放置的防撞圆管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圆管安装板,圆管安装板采用一体折弯成型,圆管安装板包括A折板、B折板、C折板、D折板,B折板和C折板之间的夹角为80-120°,A折板和B折板的夹角、C折板和D折板之间夹角均为120-150°。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上下水平放置的防撞圆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对称设置在弧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弧形框架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对称设置在弧形框架的左右两端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缓冲防撞机构,设置有多级缓冲防撞装置,可以更容易的更换内部缓冲模块的机构;结构合理、重量轻,对撞击中碰撞能量可以极大的吸收,吸收能力强;能有效应对各种程度的撞击,更好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各级防撞机构与防撞模块独立挂载与钢制框架内,使用高强螺栓连接,可轻松拆卸、换装;当车辆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时,各防撞机构与防撞模块受损程度也不同,可根据具体损坏部件,选择性的更换防撞机构或防装模块,有效的解决了一套设备仅防撞一次的劣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第一防撞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第二防撞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第三防撞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蜂窝吸能板轴侧视图;
图8:单层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弧形框碰撞吸能装置的轴侧图;
图10弧形框碰撞吸能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9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管理装置、方法及车辆
- 下一篇:四级防撞缓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