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范围可控的VCOM电压调节电路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8820.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4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冯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范围 可控 vcom 电压 调节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范围可控的VCOM电压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单元IC1、正输入电路、负输入电路以及反馈电路,所述负输入电路通过接收PWM信号源调节最大输入电压以及最小输入电压;所述反馈电路结合所述负输入电路调节输出电压,所述正输入电路提供基准输入电压。同时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电路的VCOM电压调节方法,包括VCOM电压的最大值Vmax以及最小值Vmin确定各元器件参数的关系,最终调节出合理的VCOM电压。本发明的范围可控的VCOM电压调节电路及其方法所起到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的所起到的有益效果包括:1、提高了VCOM电压的调节精度;2、提高效率;3、调节范围可控,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显示调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范围可控的VCOM电压调节电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的制程中,由于无法将液晶完全纯化,不可避免地会残留一些可移动离子。在显示静态画面时,如果液晶电极上面的电压一直不变,那么离子由于电场的作用一直堆积在某一方向,长时间会出现画面残留的问题,从而导致液晶损坏。行业中采用的极性翻转来解决此问题,就是即使显示的是静态画面,液晶电极上的电压也会围绕着一个公共电压进行翻转,此公共电压就是VCOM。但是当VCOM电压的电压值不适合时,会造成像素发光强度不均匀,从而产生闪烁现象,同时如果液晶分子没有合理的翻转,还会造成残影现象。 由于液晶面板生产工艺的差异性,每片液晶面板的最佳VCOM 电压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在出厂前调节每片液晶的VCOM电压。
目前一般电阻分压的方式来实现的VCOM 电压调节,通过调整人工使用螺丝刀调整滑动变阻器来获得合适VCOM值。 但是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
1、效率慢;2、精度低;3、VCOM的可调范围太大,调节过程中可能会损坏液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 PWM 信号调节液晶显示屏的 VCOM电压,且VCOM电压调节范围可控的电路。
一种范围可控的VCOM电压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单元IC1、正输入电路、负输入电路以及反馈电路,所述负输入电路通过接收PWM信号源调节最大输入电压以及最小输入电压;所述反馈电路结合所述负输入电路调节输出电压,所述正输入电路提供基准输入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负输入电压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且串联后两端分别连接PWM信号源以及运放单元IC1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运放单元IC1的正供电输入端连接AVDD的正极。
进一步的,所述运放的负供电输入端连接AVDD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运放单元IC1的输出端以及负输入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正输入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五电阻R5,所述第四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AVDD的负极以及所述运放单元IC1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运放单元IC1的正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在50KΩ~200KΩ之间。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范围可控的VCOM电压调节电路的VCOM电压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产品需求对VCOM电压的最大值Vmax以及最小值Vmin确定第一电阻R1的阻值;
S2、根据最大电压Vmax、最小电压Vmin以及第一电阻R1阻值确定第二电阻R2的阻值以及第三电阻R3阻值;
S3、根据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的阻值确定运放电路正输入端的电压值Ux,从而完成输出电压Uout的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8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