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充电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37478.9 | 申请日: | 201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之峰;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4;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胡丽莉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充电器 充电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充电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以及移动应用业务的快速发展,手机等便携式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提升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长,移动终端的电池容量也日益增大,为了快速充电,方便用户使用,大电流充电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标配。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迎合用户的使用需求,目前的移动终端都越来越薄,因此移动终端内部的主板上各电子元件的摆件变得越来越密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大电流进行充电,移动终端内部的充电芯片发热会很严重,从而使得整个移动终端发热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更为严重的是,绝大部分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制备过程中,都会在内部芯片写入热力影响机制(thermal机制),因此,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主板温度持续上升时,会自动限制终端的中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的处理频率,并且会降低充电电流,以及数据上传、下载的速率,大大限制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充电器、充电系统以及充电方法,使得能够避免终端在进行大电流充电时发热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以及与电源管理电路电气连接的控制电路和电池;控制电路包括接入识别引脚、数据端子和同步串行接口;其中,在充电器插入终端后,终端的接地端与充电器的接地端连接,控制电路的接入识别引脚与充电器的接入识别引脚连接,电池的正极极耳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同步串行接口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数据端子中的正数据端子与数据端子中的负数据端子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接入识别引脚和接地端,该充电器内还设有充电电路,充电器的充电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电源连接;充电器的接地端用于与终端的接地端连接;充电器的接入识别引脚与终端的控制电路的接入识别引脚连接;其中,在充电器插入终端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终端的电池的正极极耳连接,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与终端的控制电路的同步串行接口连接;或者,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终端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与终端的控制电路的数据端子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充电器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终端,以及任意终端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充电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该充电方法包括:在充电器插入终端,充电器的接入识别引脚与终端的控制电路的接入识别引脚导通后,控制电路读取接入识别引脚的电平;若接入识别引脚的电平发生变化,控制电路生成大电流充电指令,并导通同步串行接口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的连接,终端的电池正极极耳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的连接;其中,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接收控制电路的同步串行接口回复的大电流充电指令,并根据大电流充电指令,控制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输出大电流,为电池进行大电流充电;若接入识别引脚的电平未发生变化,控制电路生成小电流充电指令,并导通控制电路的数据端子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的连接,终端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与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的连接;其中,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控制端接收控制电路的数据端子回复的小电流充电指令,并根据小电流充电指令,控制充电器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输出小电流,为电池进行小电流充电。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的终端中没有集成充电电路,而是在有充电器插入时,通过终端内的控制电路控制充电器中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直接与终端内的电池的正极极耳导通,为终端的电池进行充电,另外,由于终端中没有充电电路,因此在充电器输出大电流为终端进行充电时,终端内主板及各器件不会急剧升温,从而保证了终端内各器件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7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正负脉冲电动车蓄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