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6997.3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忠;孙铨;戚玉凤;江飞;席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冒口 结构 防止 渗漏 铁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冒口结构包括冒口座、防溢环和冒口。冒口座具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用于与浇铸腔连通,冒口嵌设于第二段且与第三段围合成用于填充粘接胶的环形打胶槽,防溢环套设于冒口且通过粘接胶与冒口座连接。砂芯包括砂芯本体和冒口结构,冒口结构连接于砂芯本体。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包括:将冒口安装于冒口座,并且在冒口和冒口座之间围成打胶槽。向打胶槽内填充粘接胶。将防溢环套设于冒口并压紧,使防溢环与冒口座连接。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能够节约铁水,降低铸件气孔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冒口结构、砂芯及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缩孔和缩松都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缩松还使铸件在气密性试验和水压试验时出现渗漏现象。生产中可以通过在铸件的厚壁处设置冒口的工艺措施,使缩孔转移至最后凝固的冒口处,从而获得完整的铸件。
冒口是铸型内用以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习惯上把冒口所铸成的金属实体也称为冒口。冒口是多余部分,切除后便获得完整、致密的铸件;也可以通过合理地设计铸件结构,避免铸件局部金属积聚,来预防缩孔的产生。
发热(保温)冒口广泛用于高镍及不锈钢产品,但由于发热(保温)冒口的尺寸精度较低,容易导致三方面问题:
铁水浪费,清理困难,气体不易排出,导致铸件气孔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冒口结构,其能够防止铁水溢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芯,其包括上述冒口结构,其能够防止铁水外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其能够减少铁水浪费,降低铸件气孔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冒口结构,包括冒口座、防溢环和冒口。所述冒口座具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用于与浇铸腔连通,所述冒口嵌设于所述第二段且与所述第三段围合成用于填充粘接胶的环形打胶槽,所述防溢环套设于所述冒口且通过粘接胶与所述冒口座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冒口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环包括平面和圆台面,所述平面与所述冒口座贴合,所述圆台面与所述冒口的侧壁的外表面贴合。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冒口具有开口端,所述冒口的外径从所述开口端向另外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防溢环的与所述冒口接触的部分的直径的变化趋势与所述冒口的外径的变化趋势相同。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端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段接触。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冒口为发热冒口或者保温冒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芯,包括砂芯本体和上述任一项的冒口结构,所述冒口结构连接于所述砂芯本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冒口渗漏铁水的方法,使用上述砂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冒口安装于所述冒口座,并且在所述冒口和所述冒口座之间围成打胶槽;向所述打胶槽内填充粘接胶;将所述防溢环套设于所述冒口并压紧,使所述防溢环与所述冒口座连接。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打胶槽内填充粘接胶步骤中,粘接胶充满所述打胶槽且从所述打胶槽内溢出。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热芯盒模具制作所述防溢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布/订阅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备异常监控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