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蒸发器结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6959.8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春;何松;刘伟;杨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蒸发器 结构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新型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上壳体(1)、加热面(2)和毛细芯(3),其中:
所述蒸发器上壳体(1)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的底部开口与所述加热面(2)相连以形成一密闭空间,该蒸发器上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沟槽,左右两侧开设有出口(7)和入口(9),内部设置有凸台(10),该凸台(10)将蒸发器上壳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下部分的空间大于上部分的空间,所述入口(9)开设在上部分上,出口(7)开设在下部分上,且所述出口(7)与外部蒸汽管路连接,所述入口(9)与外部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蒸汽管路穿过外部设置的冷凝器后与液体管路相连以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加热面(2)面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肋,所述肋与肋之间形成蒸汽槽道(5),并且该面上还设置有肋板(8),该肋板(8)与蒸发器上壳体(1)顶部的沟槽相连;
所述毛细芯(3)设于蒸发器上壳体(1)的下部分中并被所述肋板(8)隔断,该毛细芯(3)的一面与所述加热面(2)紧密接触,另一面与所述凸台(10)接触,并与蒸发器上壳体(1)的上部分形成密闭空腔以作为补偿腔(6),该补偿腔(6)被所述肋板(8)分割成两个腔室,所述肋板(8)靠近所述入口(9)的一侧开设有分流口,以此使所述补偿腔(6)的两个腔室连通,进而将来自液体管路中的液体分流至所述两个腔室中;所述毛细芯(3)靠近出口(7)的侧面与加热面(2)靠近出口(7)的一侧以及蒸发器上壳体(1)下部分靠近出口(7)的一侧之间围成集气腔(4),用于收集来自蒸汽槽道(5)的蒸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8)为板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阵列的断面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槽道(5)为平行的或者呈辐射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上壳体为方形或者圆盘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槽道在所述加热面上直接加工或直接烧结在所述毛细芯表面。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蒸发器结构在平板式LHP系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9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无负压叠压智能供水设备
- 下一篇:无负压稳流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