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6862.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美霞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5B9/04;B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31246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顶部的储液箱和用以与储液箱配合连接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固定安装在储液箱右侧的基部顶部,储液箱内设有储液腔,储液腔顶部上方的储液箱内设有第一腔部,第一腔部上方的储液箱顶面内设有供液槽,第一腔部与储液腔之间设有分割板,分割板内旋绕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套管,套管内旋绕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设置的供液管,供液管顶部伸长段经过第一腔部后通贯第一腔部与供液槽之间的储液箱且固定连接,供液管底部伸长末梢探入储液腔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快速喷淋工作,喷淋均匀,同时,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场中禽畜粪便味道较为难闻,及时及时清理也难以避免异味,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除臭设备进行空气净化。植物液用于空气净化除臭有着良好的效果,吸附在植物净化液溶液的表面的异味分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异味分子使得它的反应活性增大,改变了与氧气反应的机理,从而可以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植物液均匀分散在空气中,吸附空间中的异味分子并使之分解,生成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物质。但是现有的植物液喷淋设备的内部植物液容易沉淀,浓度不一,而且喷淋头长期裸露在外,很容易进灰造成喷孔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基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基部顶部的储液箱和用以与所述储液箱配合连接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右侧的所述基部顶部,所述储液箱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顶部上方的所述储液箱内设有第一腔部,所述第一腔部上方的所述储液箱顶面内设有供液槽,所述第一腔部与所述储液腔之间设有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内旋绕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内旋绕配合连接有上下伸长设置的供液管,所述供液管顶部伸长段经过所述第一腔部后通贯所述第一腔部与所述供液槽之间的所述储液箱且固定连接,所述供液管底部伸长末梢探入所述储液腔内,所述套管底部伸长末梢探入所述储液腔内且与探入所述储液腔内所述供液管底部伸长末梢外表面旋绕配合连接,所述套管底部伸长末梢左右两侧相应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拌和轴,所述套管顶部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一腔部内且末梢固定设有第一齿牙轮,第一齿牙轮与供液管外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齿牙轮右侧端楔合连接有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齿牙轮上固定设有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一旋绕轴,所述第二齿牙轮上方的所述第一旋绕轴外表面固定设有第一锥面轮,所述第一腔部右侧的所述储液箱内互通设有第二腔部,所述第二腔部内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面轮转化控制的实施装置,所述储液腔右侧的所述储液箱内设有雾化泵,所述基部顶部左侧设置有灯架,所述灯架上固定设置有照明灯。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供液槽内底部设有滤纸,所述供液槽内螺旋纹配合连接有闭紧盖,所述供液管顶部末梢与所述供液槽内底壁互通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相应设置的所述拌和轴背向相应设有转叶。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绕轴底部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一腔部内底壁旋绕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绕轴顶部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一腔部内顶壁旋绕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实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部内且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块,所述滑运块左侧面内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左侧端配合连接有探至所述滑运块左侧面外的第二锥面轮,所述第二锥面轮顶部左侧与所述第一锥面轮底部右侧处于相对状态,所述第一电转机下方的所述滑运块内螺旋纹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侧伸长末梢与所述第二腔部左侧内壁旋绕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右侧伸长末梢与第二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腔部右侧内壁互通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横槽,所述第一横槽右侧伸长末梢通贯所述储液箱右侧外端面。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雾化泵左侧面的底部位置与所述储液腔内的右侧底部位置之间互通设有第一输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美霞,未经汪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扎轮胎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脱硫增效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