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棒整削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36337.5 | 申请日: | 201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谭桂莲;张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桂莲 |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L9/00 |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 地址: | 354306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竹棒 按压 旋转切割刀片 皮带组件 入料滑道 切削 端头 加工 工作效率高 倒角加工 生产效率 装置结构 承放槽 侧边 承放 倒角 均布 入料 周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棒整削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间隔设在机架上的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周沿均布有用于承放竹棒的承放槽,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上方分别设有用于按压在竹棒表面的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和第二按压皮带组件,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侧边分别设有用于切削竹棒长短的第一旋转切割刀片和用于切削竹棒端头倒角的第二旋转切割刀片,所述第一组转轮的入料侧设有第一入料滑道,所述第一组转轮与第二组转轮之间设有第二入料滑道。本发明竹棒整削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竹棒长短加工和端头倒角加工的生产效率,其加工方法简单、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棒整削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棒经常被作为串插食、蔬菜等使用,以作为烧烤等使用的工具,竹棒的制作中有两个工序以往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处理的,即竹棒长短的切削和端部的倒角加工,竹棒长短的切削以往都是由人工将一大捆竹棒约80多斤,抬上竹棒切割机上,放入一定间距的切割机中切割,切割长短后,再放入倒角机上倒角,不仅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以往竹棒端部的倒角更是需要工人将一根根竹棒在磨砂机上磨削,工作量巨大、生产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棒整削装置及其加工方法,该竹棒整削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用一台机器设备就解决了竹棒长短切割和倒角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竹棒长短加工和端头倒角加工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竹棒整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间隔设在机架上的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周沿均布有用于承放竹棒的承放槽,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上方分别设有用于按压在竹棒表面的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和第二按压皮带组件,所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的侧边分别设有用于切削竹棒长短的第一旋转切割刀片和用于切削竹棒端头倒角的第二旋转切割刀片,所述第一组转轮的入料侧设有第一入料滑道,所述第一组转轮与第二组转轮之间设有第二入料滑道。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分别具有两个转轮盘,所述两个转轮盘为同轴间隔设置,所述承放槽设在转轮盘上。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入料滑道和第二入料滑道的末端口分别贴近第一组转轮和第二组转轮中部位置的承放槽,且在第一入料滑道和第二入料滑道的末端口设有挡料板和位于挡料板靠近转轮的拨轮,所述挡料板竖直设置且其下端靠近第一入料滑道和第二入料滑道的底部,以实现竹棒一个个通过,所述拨轮为高速转轴上均匀布设的橡胶片,所述拨轮用于将竹棒拨压入承放槽内。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按压皮带组件包括两高速转动的皮带轮和连接两皮带轮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二按压皮带组件包括三个布置形成三角形的皮带轮和连接三个皮带轮的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抵压在两个转轮盘之间的竹棒上,第二皮带抵压在两个转轮盘之间的竹棒上,以实现竹棒被第二皮带的带动下在承放槽内自转。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旋转切割刀片的旋转刀轴位于第一组转轮顶端的侧部,且其旋转刀轴轴线沿竹棒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旋转切割刀片位于第一组转轮顶端的侧部,且其旋转刀轴轴线垂直于竹棒长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桂莲,未经谭桂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6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电梯门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