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车后桥壳多工序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5772.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4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伟;李新超;周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尚世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下层 定位插销 带动杆 夹具 多工序加工 定位机构 驱动机构 上层 后桥壳 脚踏板 驱动定位机构 底座两侧 定位安装 定位装置 可伸缩的 上下两侧 上下伸缩 上下运动 转动连接 踏板 支撑架 转角处 伸缩 导轮 动脚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车后桥壳多工序加工夹具,包括:上层底座;下层底座,在下层底座的顶部设有导轮,在下层底座两侧设有定位装置,其包括定位机构和驱动机构;定位机构上设置有可上下伸缩的定位插销,驱动机构包括:脚踏板、带动杆以及带动块;脚踏板和带动块均为L形结构且分别位于带动杆的上下两侧,且转角处分别与下层底座的支撑架转动连接,踩动脚踏板,其旋转并通过带动杆带动带动块发生旋转,进而驱动定位机构上的定位插销上下运动其在下层底座的伸缩,进而实现上层底座的定位安装。本方案采用可伸缩的定位插销确保了上层底座的装配效果并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卡车后桥壳的安装与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车后桥壳多工序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后桥壳是汽车后桥的关键件,在加工的尺寸要求上比较的严格,也是汽车的常见零部件,需求量很大,在加工后桥壳时没有专用夹具,只有简易的夹具。加工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简易夹具,装夹方式繁琐,多次装夹对定位基准的不同导致加工尺寸经常的超差,加工质量不能满足产品的工艺要求。尤其在卡车后桥壳加工时,现有的工装夹具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定位,使得其加工位置不准确,影响卡车后桥壳的安装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后桥壳多工序加工夹具,以期解决现有的工装夹具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定位,使得其加工位置不准确,影响卡车后桥壳的安装及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卡车后桥壳多工序加工夹具,包括:上层底座;下层底座,在下层底座的顶部设有导轮,在所述下层底座两侧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分别竖向的设在所述下层底座两侧的支撑架;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分别设有定位孔;以及设在各支撑架上的定位插销、顶杆和转接板;各所述定位插销的顶端分别自由穿过所述定位孔,底端通过转接板与顶杆转动相连;所述顶杆包括设在下层底座一侧的第一顶杆以及设在下层底座另一侧的第二顶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脚踏板、带动杆以及带动块;所述带动杆横向的设在脚踏板和带动块间;所述脚踏板和所述带动块均为L形结构且分别位于带动杆的上下两侧,所述脚踏板和所述带动块的转角处分别与支撑架转动相连;所述带动杆的一端与脚踏板的顶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带动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带动块的顶端与第二顶杆的底端转动相连;所述脚踏板包括顶部的连接杆和底部的控制臂;所述控制臂的中部与所述第一顶杆的底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同步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下层底座两侧的回位机构,所述回位机构包括一组弹簧以及水平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中部与所述转接板的底端转动;所述弹簧竖向的设于导向杆的两侧,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各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导向杆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带动杆包括第一导杆、转接套以及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分别与脚踏板和转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伸入转接套内并与转接套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紧部包括主夹紧部和副夹紧部,所述主夹紧部设于上层底座的中部,所述副夹紧部设于主夹紧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主夹紧部包括:壳体、旋转把手以及卡爪;所述壳体包括对置的固定于上层底座两侧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旋转把手为向上的T型结构,包括底部的旋转手柄和垂设在旋转手柄中部的螺杆,所述卡爪包括驱动杆和控制杆,所述驱动杆关于控制杆向上层底座方向弯折;所述螺杆的底部与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自由穿过上层底座和上壳体后与控制杆的端部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调整臂,所述调整臂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卡爪的弯折处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爪为两两一组,同一组的卡爪分别位于旋转把手的两侧且转动平面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57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