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批量管理物联网终端设备省电的方法、及中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3819.5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管理 联网 终端设备 方法 中继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批量管理物联网终端设备省电的方法、及中继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中继设备接收用户设定的触发条件集,在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包含至少两种触发条件;接收用户设定的对应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各触发条件的参数;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中继设备覆盖下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触发条件集,以及对应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各触发条件的参数;使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在监测到满足有效省电模式对应的触发条件所对应的参数后,获取所述有效省电模式所对应的配置信息,并依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实现了智能并且灵活的省电管理;可以实现节能模式的批量配置,配置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批量管理物联网终端设备省电的方法、及中继设备。
背景技术
省电可指电器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对消耗电量少。省电的电器在同等功效的情况下用电器功率低,即有效功率高。
对于电能资源紧张或者对续航时间要求高的设备而言,省电会尤为重要。
以手机的省电技术实现为例,可以如下:
设置手机省电模式下的各个配置项,并启动该手机的省电模式;
当该手机进行一项业务时,判断当前是否处于省电模式;若处于省电模式则根据所设置的省电模式下的配置项进行相关操作;
若不处于省电模式则根据所设置的一般模式下的配置项进行相关操作。
以上省电方案,由用户设定或者手机在检测到电能不足的情况下提示用户,在用户确认后进入到省电模式,省电模式下会有很多预先的配置项,例如:调低显示屏亮度、降低处理器主频,尽可能关闭非必要的功能项,等;但是采用以上方案,需要人为干预,较为麻烦;另外,对于有些设备而言,人并不一定会与之常常有接触,因此不能及时配置终端设备进入省电模式。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以上省电管理技术实现不够灵活和智能,并且适用范围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批量管理物联网终端设备省电的方法、及中继设备,用于提供智能并且灵活的省电管理。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批量管理物联网终端设备省电的方法,包括:
中继设备接收用户设定的触发条件集,在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包含至少两种触发条件;接收用户设定的对应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各触发条件的参数;
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中继设备覆盖下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触发条件集,以及对应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各触发条件的参数;使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在监测到满足有效省电模式对应的触发条件所对应的参数后,获取所述有效省电模式所对应的配置信息,并依据所述配置信息运行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所述有效省电模式对应的配置信息为第一省电模式或者第二省电模式所对应的配置信息。
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各触发条件的参数包括: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包含第一触发条件和第二触发条件,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对应第一参数,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对应第二参数。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物联网终端当前应用程序的空转率;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处理器的使用率,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当前网络连接的传输效率。所述第一省电模式对应的配置信息包含: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参数,处理器主频参数;所述第二省电模式包括:天线功率参数、处理器主频参数。或者其他参数都是可以的,对比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唯一性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用户设定的触发条件集,在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包含至少两种触发条件;接收用户设定的对应所述触发条件集中各触发条件的参数;包括:
所述中继设备接收用户设定的第一触发条件和第二触发条件,接收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对应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对应第二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