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虎家系鉴定的试剂、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3427.9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斌;李波;李畅;赵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虎 家系 鉴定 试剂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老虎家系鉴定的试剂、方法和应用。本申请的老虎家系鉴定的试剂,包括22对特异性引物,22对特异性引物上下游引物依序为Seq ID No.1至Seq ID No.44所示序列,其中,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为一对特异性引物,Seq ID No.3和Seq ID No.4为一对特异性引物,如此两条引物组合为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此类推。本申请的老虎家系鉴定试剂,能对老虎家系进行准确、高效、快捷鉴定,对老虎基因育种和优生优育进行指导。采用本申请的试剂,对老虎进行家谱和老虎群体DNA档案建立,从基因水平指导老虎的育种和繁殖,提高老虎群体遗传多态性,提高了老虎的生育率和生存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老虎家系鉴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老虎家系鉴定的试剂、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老虎作为濒危物种,已有不少品种灭种绝迹,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sion 3.1、《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以及《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据统计我国现存老虎仅5000多只,以人工圈养为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老虎近亲繁殖,进而导致生育率下降、存活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基因育种能够实现优生优育,防止近亲交配,保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没有老虎家系鉴定的方法或试剂盒,无法对老虎进行有效的基因育种。因此,开发一种准确、高效、快捷、经济的老虎家系鉴定方法已经刻不容缓;这对老虎基因育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建立老虎基因家谱的同时,建立老虎群体的DNA档案,从基因水平指导老虎的育种和繁殖,提高老虎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对提高老虎的生育率和生存率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老虎家系鉴定的试剂,基于该试剂的老虎家系鉴定方法,以及该试剂的应用。
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老虎家系鉴定的试剂,该试剂包括22对特异性引物,22对特异性引物的上下游引物依序为Seq ID No.1至Seq ID No.44所示序列,其中,Seq IDNo.1和Seq ID No.2为一对特异性引物,Seq ID No.3和Seq ID No.4为一对特异性引物,Seq ID No.5和Seq ID No.6为一对特异性引物,如此两条引物组合为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22对特异性引物实际上是针对22个靶标设计的,这22个靶标包括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缩写STR)和1个性别鉴定靶标,通过对这22个靶标进行检测,就可以快速的进行老虎家系的鉴定,从而有效的预防老虎的近亲交配,实现老虎的基因育种和优生优育,保护老虎群体的遗传多态性,进而提高老虎的生育率和生存率。本申请的22个靶标具体为:DA2S1059、DE1S613、DA2S1575、DA1S1145、DB1S542、DA1S1290、DB2S734、DD3S86、DB3S187、DB4S1505、DA3S461、DE3S497、DE3S579、DA1S1470、DA3S1123、DC1S1364、AMEL、DD3S899、DD2S793、DB1S1096、DB1S1259和DD4S705。其中,AMEL为老虎性别鉴定靶标,其余21个为短串联重复序列。本申请的22对特异性引物具体如表1所示。
优选的,22对特异性引物被分为五个引物混合组,具体的,第一引物混合组由第1-5对特异性引物组成,第二引物混合组由第6-10对特异性引物组成,第三引物混合组由第11-14,第四引物混合组由第15-18,第五引物混合组由第19-22对特异性引物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