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蜂窝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33239.6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关政;孙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天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00 | 分类号: | B32B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 地址: | 21214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制备 方法 | ||
1.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铝或铝合金箔多层叠合不断形成多个焊面的热钎焊焊接方法,第一焊面是在第一、二层铝或铝合金箔上以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对叠合的两层铝或铝合金箔进行加压热钎焊,叠合的两层铝或铝合金箔的中央夹有一层钎焊层,铝或铝合金箔的厚度在0.02-1mm,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的宽度为T,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均形成有间隔的若干热钎焊条,则每个热钎焊条的宽度为T;加热进行热钎焊的长度等于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的长度;轮齿的间隔或加热条均匀间隔的距离为3T,加热的宽度加上间隔的宽度为4T;第二焊面是在叠加的第三层铝或铝合金箔面上进行,对叠合的第二、三层两层铝或铝合金箔上以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进行热钎焊,但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在宽度方向移动2T热钎焊、则形成另一分布的有间隔的若干热钎焊条,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亦对叠合的两层铝或铝合金箔的中央夹有一层钎焊层进行热钎焊;第三焊面是在第四层铝或铝合金箔面上进行,在第三四层铝或铝合金箔上以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对叠合的两层铝或铝合金箔进行热钎焊,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的位置与第一焊面相同,依此类推重复,每叠加的一层铝或铝合金箔进行一次焊接,所有第奇数个焊面的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的位置相同、即加热热钎焊条部位相同,而第偶数个焊面的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的位置亦相同,第偶数个焊面的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与第奇数个焊面的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在宽度方向移位2T;
在热钎焊条即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触及的区域上喷涂钎焊层,即所有的奇数或所有的偶数张喷涂钎焊层的位置是完全相同的,此时,所有的奇数或所有的偶数张喷涂钎焊层的加热热钎焊条部位相同,焊接时通过接触加压的加热的方式,压力为0.5-2kg/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第一焊面是在第一与第二层铝或铝合金箔上以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对叠合的两层铝或铝合金箔进行0.5-180秒之间的热钎焊,叠合的两层铝或铝合金箔的中央夹有一层钎焊层,铝或铝合金箔的厚度在0.02-1mm,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的宽度为T,加热进行热钎焊的长度等于加热齿轮的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的长度,展开后成为六角蜂窝后制造蜂窝板芯,在垂直于加热条阵列即焊接面的方向切割成蜂窝板芯的厚度再焊接面板,蜂窝板芯的上下表面均焊接铝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热齿轮轮齿或均匀间隔的加热条阵列长度为10-1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之一所述的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第二焊面移位2T通过如下方式: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在宽度方向移位2T,或通过均匀设置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的间隔,每间隔1T设有一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则一个加热周期为2T;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构成了两组周期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交叉分布,第二组周期分布的加热条阵列是第一组周期分布的加热条阵列平移2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感应加热方式控制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的加热,第一焊面为第一周期分布的加热条阵列工作,第二焊面为第二周期分布的加热条阵列工作,依次类推,奇数与偶数个焊面均在不同的位置焊接形成不同的焊面能保证在无动作机构的条件下: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铝或铝合金箔均不动作,铝或铝合金箔放在规整的定位框内,用机械手逐片添加铝或铝合金箔,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亦机械动作加热加压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之一所述的铝或铝合金材料蜂窝板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的温度采用与钎焊层的材料有关,加热轮齿或加热条阵列的温度控制在高于钎焊层的材料融点温度的6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天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天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2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单体柱起升系统
- 下一篇:层间错动带上地下圆筒型调压室大井的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