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产液剖面测井的井下实时气体分流器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3216.5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黄春辉;李雷;李屹威;刘兴斌;张巍;刘艳玲;王延军;邢建民;庄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王超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剖面 测井 井下 实时 气体 分流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液剖面测井的井下实时气体分流器,涉及油田开发的产液剖面测井领域,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具有气体流道结构和排气管液体流道,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集流伞中心管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短接连接;所述集流伞中心管的外侧管壁上固定有集流伞,所述集流伞中心管内部具有集流伞中心管液体流道),所述集流伞中心管上还具有进气通道和集流伞中心管进液口,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集流伞的内部,所述集流伞中心管进液口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下部;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气体流道结构和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形成内排气通道;其中,所述集流伞的伞沿可以与井壁贴合。以及气体分流器系统。解决低产气、低产液井的产液剖面测井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的产液剖面测井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产液剖面测井的井下实时气体分流器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产液剖面测井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产液剖面测井资料是油田开发方案制定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在开发过程中,当流压大于饱和压力时,产层产出液主要是油和水,没有气体存在,处于油水两相流液体。在油田开发后期,当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原油中的溶解气会脱出,以游离气的形式存在,气体的出现,使井下出现油气水三相流情况,井下流体的组份、密度以及流动状态发生的显著变化。气体的存在对在用的适合油水两相流产液剖面测井仪器有严重影响,无法准确测量油井的产液量和含水率,不能获得准确的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影响油田的开发调整。在油田开发后期,井下三相流情况普遍存在,解决三相流产出剖面测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三相流条件下提高产液剖面测井质量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产液剖面测井的井下实时气体分流器和系统,减小和消除气体对产液量和含水率测量的影响,在油气水三相条件下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产液剖面测井资料,解决低产气、低产液井的产液剖面测井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产液剖面测井的井下实时气体分流器,包括:
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具有气体流道结构和排气管液体流道,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集流伞中心管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短接连接;
所述集流伞中心管的外侧管壁上固定有集流伞,所述集流伞中心管内部具有集流伞中心管液体流道,所述集流伞中心管上还具有进气通道和集流伞中心管进液口,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集流伞的内部,所述集流伞中心管进液口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下部;
所述排气短接上具有排气通道;
所述集流伞中心管进液口与所述排气管液体流道连通;
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气体流道结构和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形成内排气通道;
其中,所述集流伞的伞沿可以与井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气体流道结构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圆周上,所述气体流道结构一端的所述排气管上具有排气管进气孔凹槽,所述气体流道结构另一端的所述排气管上排气管出气孔凹槽;
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排气管进气孔凹槽与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通;
所述排气通道通过所述排气管出气孔凹槽与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液体流道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内侧;
所述气体流道结构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圆周上分布有多个凸起,2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排气管气体流道,所述排气管气体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进气孔凹槽和所述排气管出气孔凹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气短接的外壁上具有排气短接进气孔凹槽和排气短接排气孔凹槽,所述排气短接进气孔凹槽的内部圆周上具有排气短接排气孔,所述排气短接进气孔凹槽与所述排气短接排气孔凹槽之间具有排气短接气体流道,所述排气短接进气孔凹槽、所述排气短接排气孔凹槽和排气短接气体流道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