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巡航模式与发射模式可切换的测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2236.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窦振飞;黄晨;张宏德;汪文明;阎小涛;康健;王之平;郝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巡航 模式 发射 切换 测发控 系统 | ||
一种巡航模式与发射模式可切换的测发控系统,包括: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矩阵开关模块以及BIT检测模块;当处于巡航模式时,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中的一个测控组合通过矩阵开关模块与外部被控对象连接,执行测控任务;另一个测控组合通过矩阵开关模块与BIT检测模块连接,通过BIT检测模块对所述另一个测控组合进行检测;当处于发射模式时,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均通过矩阵开关模块切换到与外部被控对象连接,执行测控任务;矩阵开关模块实现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连接的切换。相对现有实现方案,可实现故障在线检测与不断电修复,提高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面测控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巡航模式与发射模式可切换的测发控系统,属于电气系统可靠性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国产龙芯处理器等自主可控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航天产业中,但是自身存在固有可靠性不高的现状。新一代运载火箭、导弹武器的测发控系统需要具备长时间加电测试或长期值守的能力,对于由国产龙芯处理器构成的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通过提高单机的可靠性已经不能满足这些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双机冗余、冷热备份等,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设备工作时不能对自身状态进行测试,无法及早发现故障征兆;单机出现故障后,还需要断电更换,不能满足长时间连续加电测试或长期值守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巡航模式与发射模式可切换的测发控系统,弥补单一国产化设备可靠性不足的问题,确保系统长时间可信、可靠工作,为航天产品在整装整贮和长时间战备值班等各任务剖面中提供国产化信息基础平台。
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巡航模式与发射模式可切换的测发控系统,包括: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矩阵开关模块以及BIT检测模块;
当处于巡航模式时,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中的一个测控组合通过矩阵开关模块与外部被控对象连接,执行测控任务;另一个测控组合通过矩阵开关模块与BIT检测模块连接,通过BIT检测模块对所述另一个测控组合进行检测;
当处于发射模式时,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均通过矩阵开关模块切换到与外部被控对象连接,执行测控任务;
矩阵开关模块实现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连接的切换。
所述巡航模式是指:第一测控组合和第二测控组合处于待机状态或周期性自检状态,此时一个测控组合与被控对象连接,处于工作状态,另一个测控组合与BIT检测模块连接,进行自身功能接口测试。
所述发射模式是指:第一测控组合和第二测控组合均与被控对象连接,第一测控组合和第二测控组合互为热备份。
当处于巡航模式时,第一测控组合、第二测控组合的连接关系定期切换,进而通过BIT检测模块对第一测控组合和第二测控组合均进行检测。
所述第一测控组合和第二测控组合的组成相同,均包括CPCI总线控制器、数字I/O模块、AD/DA模块、调理模块、以太网模块和冗余控制模块;
当第一测控组合或第二测控组合与外部被控对象连接时,数字I/O模块、AD/DA模块和调理模块在CPCI总线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数字I/O模块用于与外部被控对象之间的开关量输入和输出,AD/DA模块用于与外部被控对象之间的模拟量输入和输出,调理模块用于对输入到AD/DA模块中的模拟量以及从AD/DA模块输出的模拟量进行信号调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