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关数据序列的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2229.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宗康;江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关 数据 序列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序列生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相关数据序列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可用与标准误差的一致程度来表示,最常用的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度量方法是基于二维平面的圆概率误差CEP(Circular Error Probability)。这种精度度量法为弹道导弹弹着点位置精度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度量,它定义为围绕实际目标包含50%的导弹弹头弹着点的圆的半径,CEP圆的圆心是实际水平面的位置。
对于导航落点,实际落点在射击平面的投影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纵向偏差;落点与射击平面间的距离称为横向偏差。
在水平面内定义坐标系OXY,其中O点为中心点,设在该坐标系内点的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时,协方差矩阵为
于是,二维正态随机变量的概率为
因此,需要研究由(x,y)之间相关时的非独立正态分布的数据。但在具体分析时,由于实际飞行落点数据为小子样,难以满足数据统计的要求。为此,需要通过模拟打靶来生成数据,即通过计算机产生一组满足相关要求的数据。
但在传统的落点精度分析过程中,都假设(x,y)服从二维正态独立分布,通过设ρxy=0,使
此时,(x,y)的数据由零均值,标准误差分别为σx、σy的随机序列构成,而不能满足式(2)中ρxy≠0的要求。
目前由于实际飞行的落点数据为小子样情况,难以对导弹落点精度进行全面评估,迫切需要一种方法为模拟打靶生成数据,对导弹落点作出高精度分析,因此,需要开展圆概率误差计算用的相关数据序列的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相关数据序列的生成方法,实现了通过数值计算,由独立非相关序列准确、简单产生符合相关标准误差要求的数据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关数据序列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预定的标准误差σx、标准误差σy和相关系数ρxy,并利用所述标准误差σx、标准误差σy和相关系数ρxy,构建协方差矩阵P1和可逆矩阵P;
步骤二、根据所述可逆矩阵P,对所述协方差矩阵P1进行合同变换,计算出所述协方差矩阵P1的合同变换矩阵P2;
步骤三、根据所述合同变换矩阵P2,计算出n维数据序列X′的标准误差σx′和n维数据序列Y′的标准误差σy′;
步骤四、根据所述标准误差σx′,利用random函数,生成n维数据序列X′;根据标准误差σy′,利用random函数,生成n维数据序列Y′;
步骤五、根据所述n维数据序列X′、n维数据序列Y′和所述可逆矩阵P,计算出矩阵以得到n维数据序列X和n维数据序列Y。
进一步地,所述协方差矩阵P1和可逆矩阵P分别为:
进一步地,所述合同变换矩阵P2的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合同变换矩阵P2,计算出n维数据序列X′的标准误差σx′和n维数据序列Y′的标准误差σy′,包括:
将所述合同变换矩阵P2的(1,1)位置处的元素开平方,以计算出σx′,并将所述σx′作为n维数据序列X′的标准误差;将所述合同变换矩阵P2的(2,2)位置处的元素开平方,以计算出σy′,并将所述σy′作为n维数据序列Y′的标准误差。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n维数据序列X′、n维数据序列Y′和所述可逆矩阵P,计算出矩阵以得到n维数据序列X和n维数据序列Y,包括:
利用所述n维数据序列X′和所述n维数据序列Y′,构建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