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母端连接器、曲槽锁紧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1637.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冯亚利;郑善伟;何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24/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合 曲槽 母端壳体 连接器组件 母端连接器 锁紧结构 锁紧配合 扭转力 卡钉 轴向 公端连接器 方向延伸 轴向推力 夹角为 适配卡 受力 筒状 延展 周长 柔和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母端连接器、曲槽锁紧结构。连接器组件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包括筒状母端壳体,母端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适配卡钉锁紧配合的曲槽,所述曲槽延展方向与母端壳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3°~27°,曲槽的周向长度为母端壳体周长的1/2~7/10。这种设计使整个曲槽主要沿母端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在卡钉和曲槽的锁紧配合过程中,卡钉和曲槽之间的插合主要靠扭转力,将连接器组件插合过程中的轴向插合力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周向扭转力,不仅降低插合过程所需的轴向推力,使插合过程更加容易,而且,将插合力分在周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使插合过程受力更加均匀,使插合过程更加的柔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母端连接器、曲槽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流体连接器组件因其能在插接时自动导通、断开后实现自密封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液冷系统中。现有的流体连接器组件中,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之间主要采用钢珠锁紧、卡瓣锁紧及卡口锁紧等锁紧方式进行锁紧,其中,卡口锁紧方式是通过设置在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其中一个上的卡钉、另一个上的曲槽之间的配合实现锁紧的,该锁紧结构中,曲槽主要沿连接器的轴线方向延伸,卡钉主要靠轴向推力推入曲槽中进行锁紧,这就造成连接器组件在插合时,施加给连接器的轴向推力不仅要克服连接器组件内部插芯组件中插芯弹簧的顶推力,还需要满足卡钉在插入曲槽中时所需的轴向推力,造成连接器组件在插合时所需的轴向推力较大,较难插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连接器组件插合过程更加容易的曲槽锁紧结构;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曲槽锁紧结构的母端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曲槽锁紧结构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曲槽锁紧结构,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适配卡钉锁紧配合的曲槽,所述曲槽延展方向与筒状套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3°~27°,曲槽的周向长度为筒状套体周长的1/2~7/10。
本发明中的曲槽锁紧结构,曲槽的延展角度与母端壳体的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3°~27°,曲槽的周向长度为母端壳体周向长度的1/2~7/10,这种设计使整个曲槽主要沿母端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在卡钉和曲槽的锁紧配合过程中,卡钉和曲槽之间的插合主要靠扭转力,将连接器组件插合过程中的轴向插合力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周向扭转力,不仅降低插合过程所需的轴向推力,使插合过程更加容易,而且,将插合力分在周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使插合过程受力更加均匀,使插合过程更加的柔和。
本发明一种曲槽锁紧结构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曲槽延展方向与筒状套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5°。
本发明一种曲槽锁紧结构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曲槽的周向长度为筒状套体周长的3/5。
本发明一种曲槽锁紧结构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曲槽的插入口处具有沿筒状套体的前端面周向延伸的扩口段。
本发明一种曲槽锁紧结构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扩口段的内侧壁面具有与筒状套体的前端面平行的平台段,该平台段与筒状套体前端面之间的轴向尺寸为与曲槽适配的卡钉外径的8/5。
本发明一种曲槽锁紧结构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曲槽位于筒状套体的外侧面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母端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母端连接器,包括筒状母端壳体,母端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适配卡钉锁紧配合的曲槽,所述曲槽延展方向与母端壳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3°~27°,曲槽的周向长度为母端壳体周长的1/2~7/10。
本发明一种母端连接器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曲槽延展方向与母端壳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