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使用的饮用水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1370.9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陶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壶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85/72;B65D8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10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套筒 密封半球 饮用水桶体 导电片 清洁球 桶顶 外端 螺旋线圈两端 螺旋线圈 橡胶制成 磁铁球 电连接 多孔状 密封环 中心处 内端 铁质 桶身 匹配 缠绕 清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使用的饮用水桶体,包括桶身、固定在桶身上的桶顶以及清洁球,所述清洁球包括由橡胶制成的密封半球以及多孔状的清洁半球,密封半球内设置有一磁铁球;桶顶中心处为出水套筒,出水套筒内端设有与密封半球匹配的铁质密封环,出水套筒外端设有两个外导电片,出水套筒内部侧还缠绕有螺旋线圈,螺旋线圈两端位于出水套筒外端且分别与一个外导电片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饮用水桶体。
背景技术
当前,常用的饮水机上的饮水桶盖是由盖体和盖塞组成,内塞以圆面同盖体接触,正常状况下,封住饮水桶内的水外流,在使用时,放置在饮水机上时,饮水机的聪明柱顶开内塞,并将内塞置于饮水桶内,饮水桶内的水经盖体中圆孔流出,但内塞却不能自动复位,若饮水桶中还有水时,将饮水桶搬离时,饮水桶内的水则会流出,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这种饮水桶存在下列问题:
1、由于内塞为软性塑料,与盖体相密封,因形变问题,破损经常达不到密封效果,经常漏水,在运输、储存等过程易造成二次污染。
2、现在饮水桶盖和内塞,易损坏不能多次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饮用水桶体,以解决现有饮水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专利方案:本方案中的一种方便使用的饮用水桶体,包括桶身、固定在桶身上的桶顶以及清洁球,所述清洁球包括由橡胶制成的密封半球以及多孔状的清洁半球,密封半球内设置有一磁铁球;桶顶中心处为出水套筒,出水套筒内端设有与密封半球匹配的铁质密封环,出水套筒外端设有两个外导电片,出水套筒内部侧还缠绕有螺旋线圈,螺旋线圈两端位于出水套筒外端且分别与一个外导电片电连接。
工作时,清洁球在磁铁球的作用下紧紧吸附在密封环处,当水桶放置在饮水机上的聪明座上,此时饮水机上的聪明柱将清洁球顶开,水桶中的水进入通过聪明柱上的进水口进入到机身中;当水桶中的未用完需要封存后进行转运时,只需要慢慢拔起水桶,清洁球即可与密封环配合实现密封,从而避免水被污染。
除此之外,还具备以下优点:
1、外导电片连接不同的电极,从而可以向螺旋线圈中通入变化的电流,从而产生变化的磁场,实现清洁球的上下浮动,此时多孔状的清洁半球可以吸收水中的杂质,即使水被二次污染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还可以对水桶内的水进行磁化处理,2、向螺旋线圈中通入强交变电流后,还可以利用涡流效应对水桶内的水进行加热杀菌。
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饮水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进一步,桶身与桶顶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同时固定牢固;而且可以将桶身与桶顶拆开,分别进行清洁,也可以对清洁球进行取出清洁。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内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固定凹槽,内导电片分别滑动设置于其中一个固定凹槽内,内导电片与固定凹槽之间通过弹簧固定,内导电片靠近聪明柱的一端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楔形;工作时,水桶放置在聪明座的过程中,内导电片被外导电片抵着一直内缩直至水桶稳定放置在聪明座上。
进一步,桶身侧壁设有多个凸肋;增强桶身结构强度。
进一步,清洁半球上设置有固定板,密封半球中心设有固定槽,固定板与固定槽之间螺纹连接;方便实现清洁半球与密封半球的连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桶身1、桶顶2、密封半球3、磁铁球4、螺旋线圈7、外导电片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壶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天壶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1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