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0795.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目黑启益;千叶康则;奥村慎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M1/02;H04M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设备 | ||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便携设备。配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内壳体(8)具备:配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第一框架(10);与第一框架(10)并列地配置于设备壳体(1)内的第二框架(11);连结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的连结部(12);以及设于该连结部(12)的第一缓冲构件(13)。因此,即使设备壳体(1)从外部受到冲击,该冲击传递至内壳体(8),也能够利用第一缓冲构件(13)缓冲该冲击,从而可以提供耐冲击性较高的设备。
本申请以2016年9月12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No.2016-177593为基础主张优先权,并将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手机等便携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便携式终端中,已知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终端,即,在设备壳体内设置内壳体,在该内壳体搭载各种部件,从而将各种构件装入设备壳体内(日本特开2012-134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就这种便携式终端而言,为了容易保持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状,内壳体也随之形成为细长的长方形状。因此,该便携式终端中,当设备壳体从外部受到冲击,该冲击传递至内壳体时,该冲击容易集中于内壳体的长边方向上的中间部,内壳体的中间部容易劣化、破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较高的便携设备。
本发明的便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设备壳体和配置于上述设备壳体内的内壳体,上述内壳体具备:第一框架,其配置于上述设备壳体内;第二框架,其与上述第一框架并列地配置于上述设备壳体内;连结部,其将上述第一框架和上述第二框架连结;以及缓冲构件,其设于上述连结部,且缓冲上述第一框架和上述第二框架受到的冲击。
根据本发明,即使设备壳体从外部受到冲击,该冲击传递至内壳体,也能够利用缓冲构件来缓冲该冲击,因此,能够提供耐冲击性高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终端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侧视图。
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A-A向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摘下了下部壳体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6A是图5所示的内壳体的主视图。
图6B是图6A所示的内壳体的B-B向视的剖视图。
图7A是表示图6A所示的内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7B是表示图6B所示的内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3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C-C向视的表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9A是作为相对于图5所示的内壳体的变形例的内壳体的主视图。
图9B是图9A所示的内壳体的D-D向视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图9A所示的内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10B是表示图9B所示的内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对将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终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该便携式终端具备设备壳体1。该设备壳体1由上部壳体2和下部壳体3构成。在上部壳体2内配置有显示部4和输入部5。在下部壳体3的背面(图3中,表面)设有读取装置6和电池盖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未经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0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时时钟的频率偏移校正精确度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散热方法